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市区钟楼环岛女子过马路 遭公交碾压身亡[视频]

2016-06-15 07:45 来源:闽南网 0

泉州市区钟楼路口女子过马路遭公交碾压,肇事司机:车行道变绿灯就发车,没注意车前有行人

女子被公交撞倒卷进车底

女子被公交撞倒卷进车底

  回访:路口交通复杂 不让行、闯红灯频发

  事发后,本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泉州第一时间”在第一时间报道这起悲剧,引起网友热议。众多网友在惋惜的同时,也提到路口的交通现状。

  网友“冷笑”称,钟楼路口非常乱,路窄车多,人车混杂,周边西街、二院都是拥堵路段,骑车经过时都要特别小心。网友“samson”、“陈妈妈”等网友则回复,行人在钟楼路口过斑马线时,即使人行道绿灯也很难通行,因为右转车辆不受限,还是会开过来,而且经常不让行。

  昨晚8点左右,海都记者重返事发路口,人行道红绿灯周期约为1分20秒,约50秒的红灯后直接跳转为绿灯,经20多秒绿灯,双闪后跳转为红灯,再过6秒左右,往中山公园直行的车行道绿灯亮起。路面不时有公交车、出租车、电动车等混行,尽管有警示牌提醒,但在记者观察的5分钟内,有12名行人、3辆电动车、3辆人力三轮车在该路口闯红灯过马路。周边居民称,钟楼一带平时人流量就大,白天有交警维持交通还好,到了夜间,经常有人闯红灯。“老大难的问题了,很难管。”现场一名协勤说,高峰时尽管配备十几名警力,但还是有市民不顾劝阻。

  此外,网友提到的右拐不受限车辆,的确容易与斑马线上的行人遇上,车流及人流无法分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一现象,早在本报去年7月做“斑马线礼让行人”策划时就曾曝光过。“什么车都有,要加强管理。”周边居民刘女士呼吁,有关部门能进一步改善红绿灯问题,方便市民出行。

  提醒:公交车4处盲区 路人要警惕

  事故的具体原因,警方还在调查中。但这起事故,却给许多人敲响警钟。

  行人从公交车头前走过,在公交站台经常可以看到,殊不知,车头前就是公交司机的盲区之一。哈尔滨新晚报、安徽日报的记者都曾做过实验,公交车司机主要有4块视线盲区,如果路人不注意,很可能酿险情。

公交车4个盲区示意图 炎平 制图

公交车4个盲区示意图 炎平 制图

  1 车头前最近处

  记者坐到公交车驾驶位,身高1.7米的人贴着车头,从车头前走过,在驾驶座还能看到,而身高1.5米左右的人通过时,就无法看到。也就是说,身高在1.5米左右的路人,或者少年儿童,如果从离车头很近的地方通过时,司机很难看到。

  2 后视镜下方

  公交车后视镜旁的位置俗称A柱,是另一处的“公交盲区”。记者坐进驾驶室观看,一名1.7米身高的人站在后视镜下,勉强才能看见头顶。

  3 前、后车门之间

  前车门至后车门之间的位置,正常情况下可通过后视镜查看,可一旦赶上早晚高峰或上下车人多情况,这一区域就会因为行人阻挡而出现“人造盲区”。在实验中,有六七人站在前门处,其中两人个子较高,记者通过后视镜,已看不到后门下车的情况。

  4 后轮至车尾

  公交车后轮、尤其是右后轮至车尾附近,也是“盲区”。公交车车身较长,在靠边停车、转弯时,司机对于这块区域的视线极易受阻,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预判,很容易将车尾的行人刮倒。(海都见习记者 赖志昌 海都记者 黄晓蓉 王金淼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丰泽区住建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原副站长连崇波涉受贿罪被公诉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