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西街八景终极票选 12选8由你们来决定(图)

2016-05-12 08:35 来源:闽南网 0

增补备选景点,力求有说服力

  “西街历史底蕴深厚,还有一些很有代表性的景点不在名单里,建议也可以罗列进来。”许晓松的一番话,引起众人共鸣。他说,作为大众标志的西街八景,一定要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足以代表西街历史文化积淀。比如甲第巷,历史上闽南第一进士、唐贞元年间欧阳詹的故居就在这里,是西街很有文化的一条巷子。八角楼、洲紫新筑,都很有代表性,建议可以整合成“西街传统民居”来候选。

  刘克华则表示,西街的历史文化价值,除了那些不会动、不会说的,还要给予那些活跃分子足够的关注,例如现在的文创时尚示范区:单有历史,吸引不了游客,尤其是年轻人。他说,润饼菜、满煎糕等美食,如果从游客喜好、围观购买的角度看,确实是一景。游客喜欢,尤其是年轻人不仅吃,还要拍照,学着做,这是非常强的力量。作为一道菜不能入选,那么作为西街生活体验区呢?例如市民推荐的美好生活造物社,其实就把诸多西街独特的生活气息集合起来,虽然规模还小、影响不大,但代表了当下的趋势,尤其是以后发展的方向,这样才会活起来。

引入街区概念,让内涵更立体

  对于景的理解,专家评委会一致认同,除了考虑历史文化内涵,还要突出依然鲜活的元素。

  连玉基说,评选西街八景的意图是想让大家感知西街,不能只拘泥于历史人文的地方,八景的作用,是要特别能表现西街的美感,让人想参与进去。

  林育毅说,既然要以邮票的方式向游客展示西街,就必须选出最有特色的,他建议要从两点考虑:一是要有想象空间,二是要有独特故事。空间要如何留白?例如西街民居,曾从龙状元井、洲紫新筑、蔡清故居等实际上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但要在邮票上体现出来,需要进一步甄选和创作。故事要如何独特?要么跟住过的名人有关,要么跟曾经的功能有关,作为文化遗产流传下来的,要突出依然鲜活的元素,例如木偶,方便游客进行互动。

  黄天凯也认为,景,就是最适合推荐人家去旅游的地方。要让游客走得进去,有得看。现在西街有些很出名的故居或建筑,有些是禁入的私人领地,有些是已经破败的,这些都不适合作为八景之选。

  唐宏杰的建议更细致。西街有千年历史,留存的景点都有非常珍贵的价值。景点名气很大,邮票面积很小,如何有机融合起来?他注意到,第一轮候选名单里,有不少是老字号建筑。单纯从一栋房子进行推广,明显太单薄了。实际上,这处最知名的建筑,应该说是所属街区的代表,例如“×巷×景”,一是地理方位更明确,二是文化内涵更丰富,巷和景是互相包含的关系。

  方寸之间,风光无限。要把西街的景点搬上邮票,从表现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必须是立体的,才能凸显古城的价值。(海都记者 刘燕婷 徐锡思 吕波 黄谨 文/图)

洪泓,作家

洪泓,作家

  屐痕处处

  “田园厝宅百家姓。”

  西街116号的“洲紫新筑”,原是粘姓府第,1912年菲律宾一个华侨叫宋文圃,购置旧厝改建,整体中西合璧,工艺非常考究,近街闪巷,一派书香风范。

  此楼1915年完工,“洲紫新筑”乃勾勒雪松道人赵孟頫遗墨而刻。如今,这栋年久失修的百年双层洋楼,采取由政府出资、业主出让使用权的方式整治,即业主将房屋交由政府组织修缮,并出让一定年限的房屋经营权。目前方案于2015年6月正式启动,作为古街修缮示范点。

  事实顶,西街116号宋宅的生存现状,并非个案。在西街,呣少名人故居、旧居都面临着保护、利用和开发的困境和尴尬。

  西街的古厝,大都是生土老厝,由于年久失修,老厝百孔千疮,东倒西歪,摇摇欲坠。据了解,即搭的厝阿90%已重建造于顶世纪70年代以前,而50%以顶是清朝、民国至今的土木结构,已成危房,使用年限大多超过60年。加之名城涂骹顶世纪70年代修建的新华路地落防空地道,经过30多年岁月,洞壁日渐酥松,洞顶呣断脱落垮塌,顶壁越来越薄,有些地段的洞顶离涂骹仅有几厘米的厚度,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现实中的西街天空顶,条条破残的电线,牵出了望野乱的“蛛网”。即搭,古厝里的电线,因为界限呣规范、线路老化、超负荷使用等,频频发生因电线原因引发火灾。

  在游人目中,古街古巷,古朴古香,满是沧桑的水,而在居民看来,呣未必是生活的痛。很多大古厝里的居民在采光、通风、防风台等方面存在短板,维护和修缮成本呣低。一面是保护古街巷的要求,一面是改善生活的需求,如何取舍和平衡远呣是景点前按落快门一样快感。

  在文化遗产中,建筑遗存以其体量大、数量多,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那时拆真建假、自断文脉。处理好保护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文化遗产,尤其是建筑遗存保护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

  泉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黄世清先认为,如果房子确实比较危旧,可以落架重修,但房子拆落来之后应按照原样修复,保持原则是西街不能改变它的原貌,仍要原来的老西街,还是大厝记忆中的西街。

  但如何在保护得好的基础顶做好利用和开发,在利用和开发中做到更好的保护,则是难中之难。

  据悉,2015年7月7日上午,泉州市政协就重点提案《关于加强中心市区古城区建设与保护的提案》组织提案附议人、部分市政协委员、有关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对西街片区保护整治,初步提出三种方式供选择:方式之一,由政府出资,业主出让使用权;方式之二,由业主出资,政府协助;方式之三,由政府出资,收购产权。

  呣过,并非所有的大古厝都能像西街116号宋宅那样幸运。如何保护好大古厝?唯有融入生活,才有鲜活生命。对大古厝而言,野是如此。这种融入,有时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展示。

  早在千年前孔子就讲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心存敬畏,是孔子时代对“君子”的要求。让阮们一起重搭敬畏吧!为了西街。

  点击:听西街《屐痕处处》

  【注】

  呣:不

  即搭:这里

  厝阿:房子

  以顶:以上

  涂骹:地面

  水:美

  阮:我

03

  录音人

  蔡亚真,1987年生,石狮人,辩护律师。有严重的“声控”情结,喜欢各种广播声音,第一次尝试用闽南语阅读。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泉州出台意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