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遭雷雨袭击海陆空受影响 18日有大雨伴降温
工作人员清理沟渠涵洞
提醒篇
居家:及时清理高空易坠物
折断的树枝、楼顶的广告牌、阳台花盆等高空物容易因大风大雨而坠落。市民要尽量将养在室外的动植物及其他物品移至室内,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也要加固,并关好门窗。雷电期间,尽量关闭电器等易引雷击的设施,有接室外天线收看电视的市民最好拔掉电源插头,停止使用电视。
小区物业公司要加强巡查,楼房楼道窗户破碎的,应在第一时间修补完整,以免大风刮起时坠落伤人。建筑工地要做好临时用房的加固,整理、堆放好建筑器材和工具。(记者 吴志明)
出行:
涉水熄火勿重新启动
大雨天市民应减少外出,非得外出时建议乘公交车,注意路况信息,避开积水和交通不畅地区。如必须外出行走,应远离危旧房、工棚、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建筑,要格外注意高处坠落物体,尽可能避开地下通道等易积水地区。
在雨中行车应保持直线和低速行驶,尽量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视线不好时要及时开启雾灯、示宽灯(急闪灯)引起后方车辆注意,但切记不要开远光灯。千万不要贸然加速、左闪右避或超车并线。如遇特大暴雨,应开启大灯及前后雾灯和危险警告灯,最好是靠路边停车,等雨势好转再行驶。
遇到积水路段时,驾驶员应首先放慢车速观察前方路况,再决定是否继续前行。入水前应将挡位挂入一挡慢速行驶,防止积水进入进气管,也能保证车辆越过障碍。要缓踩油门,避免遇到水下泥沙时车轮打滑失去抓地力甚至陷车。如果车辆不慎遭遇水浸,应马上熄火。如果在积水路面熄火,千万不要重新启动发动机,因为进入缸体的积水不可压缩,重启发动机后会造成发动机活塞、缸体等严重磨损,严重者会造成发动机报废。(记者 吴志明)
防雷:
遇触电冷静科学施救
大雨天出行不要打赤脚或穿凉鞋,穿雨靴最好,防雨又绝缘。外出时遇打雷,要尽快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中避雨。如果短时无法找到安全的避雨地点,也要时刻注意路边安全警示标志,避开旗杆、电力线、变压器、电线杆及其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导电的物体。在打雷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入侵,造成危险。
万一电线恰巧掉落在附近或漏电处在身边,不可惊慌撒腿就跑,应单脚跳跃离开。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或竹棒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未脱离电源前,施救者不可直接接触触电者,以防自身触电。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后,以最快速度联系医院施救。(记者 吴志明 谢宜萱)
防灾:
牢记跑、报、救三件事
市国土资源局和市气象局昨日7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警:未来24小时德化、永春、安溪、南安北部和洛江区、泉港区等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较高,请注意做好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的相关防御工作。
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前兆,市民应注意观察居住地周边是否出现异常现象,或者出现动物惊恐异常。一旦出现地质灾害,要牢记跑、报和救三件事。首先要在第一时间远离威胁范围。接着可以拨打当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地质灾害防灾电话报告,也可拨打110、119、120等请求支援。同时可开展科学自救,人员可分成两拨,一拨观察坡体变形,一拨展开施救。
来自市国土资源局地环科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38处,潜在地质安全隐患点7844处,共威胁1.72万户10.28万人的生命安全。我市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也就是洛江、南安的西北部和安溪、永春、德化等区域,发灾地点主要集中在房前屋后高陡边坡、低洼地带、山边、河边、沟口、低等级公路两侧等区域。(记者 吴志明)
今起降水减弱 阵雨还唱主角 18日大雨伴降温
12日至13日,我市出现强降水过程。据市气象部门统计,12日8时至13日14时区域自动累积雨量,共有36个站出现大于50毫米的降水,有1个站出现大于100毫米的降水,主要集中在石狮、晋江和南安南部等地,其中石狮永宁141.6毫米为最大,还有13个站出现8级以上雷雨大风。
市气象部门预测,今起4天,我市降水减弱,多为阵雨或雷雨。降水虽已减弱,但因前期土壤饱和度较高,且今日有阵雨或雷雨,德化、永春、安溪、南安北部、洛江区和泉港区等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较高,应注意防范降水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14日至18日多雷雨、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户外工作人员应注意防范;在此期间,还将多雨雾天气,应注意交通安全。18日,我市将迎来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降水时局地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6—8级雷雨大风。
气温方面,今日我市气温在18℃—23℃;明日跌至17℃—21℃;16—17日,气温升至21℃—28℃;18日起,因大雨影响,气温降至18℃—24℃,前后天温差4℃左右,市民在18日清晨出门应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据省气象部门预报,今日我省中北部部分地区有大雨到暴雨;明日,内陆地区降水明显,局部有暴雨;16日,将自北而南出现一次较强降水过程。(记者 林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