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全市今有大雨到暴雨
闽南网4月13日讯 昨天,阳光排除万难地照到了泉州大地,一直到夕阳西下,本来想给这样的天气落一个“难得的好天气”的注脚,结果“哗”一下,雨下来了。
真是禁不住念叨,一念叨就来了。这雨下得也不是时候,昨天下午6时许,不少人可能正在下班路上,有没有被这场雨给淋了?今天出门可要准备好雨具了,泉州今天还有大到暴雨,14~15日局地也有较强降雨,这次要做好准备了。
昨晚,不少市民一下班就遇上下雨
雨水“放鸽子” 阳光挤进来
本来的预报中,从昨天开始泉州天天都是雨,不过雨水爽约了一小会儿:周一市区没下雨,全省只有西北部有下雨,泉州也仅山区安永德和崇武有下雨,但降雨量都是1毫米以下的小雨。
虽然被雨水放了鸽子,但你应该不会觉得不愉快吧?不过天知道还是跟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们问了下原因。本来预报看降水是从上周日开始,持续到昨天前期。上周日确实下雨了,但雨水下得比预计大,结束得也早。你可以把天空想象成一块海绵,上周日海绵的水很快挤光了,接下来就没水了。所以,我们也在雨水的前后夹击里,偷得两天相对好的天气。
雷电雨雾相伴 一整天都泡水里了
不过雨水很快又复辟。昨天下午5时许,虽然外头有大太阳,但在气象雷达图上,一大片降雨云正自西向东运动,厦门、漳州首当其冲。果然,到昨天下午6时许,泉州也开始下雨了。泉州市气象台18时许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6小时内泉州部分地区有雷电活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这次降水比预计中开始得早,到今天白天雨依旧不小。全市有大雨到暴雨,降水过程累积雨量有50~80毫米,局部超过100毫米。可能伴随着雷电大风和雨雾天气,出行要注意。今天可能一天都会泡在水里,但如果白天的雨下得大些,下午可能会短暂雨停。
14~15日前期,泉州部分地区还有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主要是山区,沿海则是阵雨为主。
13日 大雨转中雨,18℃到23℃,静风
14日 阵雨,19℃到23℃,静风
15日 阵雨,18℃到21℃,静风
□时令菜
“奇葩”的茭白
超市里的茭白上市啦
小记逛了泉州几家市场,茭白已经上市了,鲜嫩又爽脆的茭白,也叫茭白笋,应该很多人都喜欢吃吧,而且市场上也挺常见的。不过有网友说,茭白其实是个“奇葩”的蔬菜,简单说来——它是“一种植物被真菌感染后膨大的茎部”。
听起来挺可怕?泉州市农科所蔬菜中心的助理研究员陈先生说,其实这是正常的共生现象。茭白其实是“菰”的茎,菰是一种类似水稻的植物,但当一种叫“菰黑穗菌”的真菌寄生到荪草后,会导致菰的茎部不断膨大,变成可食用的茭白笋啦。虽然被真菌寄生听起来挺可怕,但想想那些形态憨萌的真菌代表各种蘑菇们,而且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并不影响食用。
茭白怎么做好吃呢?小记在市场遇到了正在买菜的王阿姨,她给我们推荐了一道茭白炒肉:
1.茭白去老皮、根部后,顺着纹路切成片,青椒红椒切丝
2.肉丝或肉片倒入淀粉、酱油腌制十来分钟
3.肉丝翻炒到变色后,加入茭白
4.翻炒几下,加入青椒和红椒丝
5.加入少许盐和味精调味后,翻炒几下就能出锅了
奇葩蔬菜小观园
地衣
地衣(资料图)
农科所蔬菜中心的助理研究员陈先生说,和茭白一样有共生现象的,还有一种植物叫“地衣”,它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产物。地衣的样子有点像木耳,比木耳软嫩,在雨后潮湿的地方会生长,可炒,可凉拌可做汤。
蚕豆(资料图)
蚕豆
还有一种蔬菜,不是病变,但对特殊人群来说,是一种危险食物——蚕豆。蚕豆是挺常见的食物,可是有些人却会得“蚕豆病”。
泉州第一医院儿童血液科副主任庄医师说,“蚕豆病”是一种遗传病,也叫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有些人的血液红细胞膜天生缺少一种人体必要的酶:“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这种酶能稳定、保护红细胞。
缺乏这种酶,红细胞在遇到蚕豆或一些有氧化性的药物或食物时,会产生急性溶血性贫血,主要症状是脸色苍黄,小便颜色呈酱油色等,发现要及时就医。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这种疾病,新生儿可能会患有新生儿溶血症,在怀孕期间就要提前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减轻症状。
玉米蘑菇
果壳网友还说了一种被真菌“感染”的蔬菜:玉米,当玉米感染黑粉真菌后,就会像长了灰灰的蘑菇一样,看起来挺重口味,这属于玉米病害,通常遇到病变的玉米都会摘除。但也是可以食用的。(海都记者 彭思思 田米 通讯员 蓝秋萍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