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急性子和慢半拍红绿灯
闽南网5月22日讯 车子辆刚过三四辆,红灯就亮了,又得等上半天;眼见人行绿灯亮了,还没走过一半路程,信号灯已经变红,在车流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甚是尴尬!作为交通疏导工具,有些“急性子”和“慢半拍”的红绿灯让司机和行人很纠结。
上周,泉州市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总结部署工作会上,泉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沈耀钦强调,交警部门要对市区重要交通节点的交通信号灯控管理逐个进行优化。
为此,泉州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联合本报发出征集令,邀您为市区红绿灯疑难杂症把脉。针对近期来读者反映较强烈的市区部分红绿灯路口,本报记者昨天下午先行走访,并邀请泉州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指挥长郁晓文作出回应。
路口1:义全街、新华南路与江滨路交叉口 现象:两个红绿灯不同步影响车辆通行率
昨天上午,网友“@乐le老师”发微博报料称,义全街往江滨路路段经常堵车有很多原因,其中,此处两个红绿灯设置不同步,导致车辆通行率低,容易滞留。
记者到现场观察后发现,义全街开车往江滨路,先要在金洲街处等红绿灯,信号灯变绿后,直行的车辆通行不过五六辆,前方江滨路上的直行红绿灯已显示红灯,车辆只能滞留在金洲街与江滨北路中间路段。
过了一会,江滨北路的红绿灯已变绿,但金洲街处的红绿灯还在显示红灯,无法通行,导致金洲街与江滨北路中间路段路况空空,无车辆通行,大约十秒左右,两个红绿灯方可同步配时。这样一来,在义全街的车辆早已排起了长队。
不仅如此,在前方不远处的江滨路与新华南路路口,也同样存在红绿灯设置不同步现象,只是时间较短,大约两三秒。
回应:要考虑两条路的过渡兼顾各方车流
对此,泉州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指挥长郁晓文回应称,按照红绿灯设置规范,有“迟断早开”、“迟起早断”一说,这两个路段问题事实上都涉及到联动问题。
原本,义全街与金洲街交叉口、义全街与江滨路交叉口,这两处红绿灯系统是独立运行的,但在日常管理中,他们发现独立运作的信号灯系统让整个路段交通变得更混乱。
去年开始,他们对这个路段进行整合和联动。为何会出现网友所说的“不同步”问题,事实上是要考虑中间的过渡。因义全街本身路窄,加上还要经过金洲桥桥面,路段消化能力差,通过设置中间70米的过渡段,让车辆在中间路段有个适当的滞留,可兼顾各方方向车流,让交通更为顺畅。正是因为这70米的过渡段,视觉上才存在不同步的情况,车辆行车过程中,并没有如此明显的感受。
新华南路路口,原理同上。只是,由于这一路段金洲街与江滨路间隔不远,因此配时不同的时间也就比较短。
路口2:市区海景国际花园路口 现象:直行绿灯太短没走几部车就红了
市民吕先生家住在泉州东海,每天开车自江滨路通往宝洲街。他发现此处的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直行的车道只有一个,往往还没放行几辆车,绿灯就变红灯,又得等上好一阵子。
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江滨路海景国际花园路口路段车辆并不是很多,直行车道绿灯时间差不多只允许五六辆车通过。过往司机介绍,尽管这一路段车辆不多,可由于此处是五岔路口,路况复杂,不熟悉的司机常在此处转晕了,要多等上一会红绿灯也是很正常的。
回应:将设置待转区减少直行车等待时间
郁晓文回应称,这一路段路口太大,交通情况相对复杂。由于直行的车辆并不是很多,因此,他们放行的时间并不是太长。不过,他们也曾到现场进行过测试,绿灯亮时,直行的车辆可允许通过的应该不止三四辆。
鉴于这里路况复杂,停车线又太靠后,不适应车辆通行的诉求,指挥中心已着手设计方案,准备在此路段设置待转区。这样,直行的车辆通行时,左转的车辆可以提前到等待区。如此一来,同样的一个周期内,可通行的车辆将较多,以此减少直行车辆的等待时间。
路口3:九一街与丰泽街交叉口 现象:高峰期直行车要等四五个红绿灯
泉州市区温陵路与丰泽街交叉口的红绿灯,一向为市民所诟病。因往九一街直行车道只有一个车道,而丰泽街则是单向四车道,当车辆行至该红绿灯处时,往往要等上两三个红绿灯方可通行。遇上高峰期,等上四五个红绿灯也是常有的事情。
回应:道路条件不足高峰期人工干预
这一路段也是交警部门最为头疼的。郁晓文说,因先天道路条件不足,四个车道的车辆,到了这一路口,只剩下两个右转车道,一个直行车道和一个左转通道和左转调头通道,车道消化不了。因此,一旦遇上高峰期,他们便采用人工干预的办法,尽量让车辆有序通过。
路口4:温陵路与东街交叉口 现象:左转等七个红绿灯比蜗牛还慢
市民王先生在东街上班,每天开车去上班都让他伤透了脑筋。市区温陵路往东街左转的车辆一直很多,高峰期时,车辆都排排到了温陵路与湖心街交叉口。他记得有一次车辆多,加上有部分车辆“加塞”,他足足等了七个红绿灯。“真是比蜗牛还慢!”林先生自嘲道。
回应:东街交通压力大敬请市民谅解郁晓文说,这一路段排长队,集中在早晚上班高峰期。主要原因是东街的通行能力有限。受第一医院等因素影响,东街经常出现交通拥堵,考虑到整个东街的承受能力,在疏导交通时,交警一般先保证自东街出来的车辆通行,适当地控制进入东街的车辆,包括自东湖街往东街直行的车辆。有时也有市民反映红绿灯等待时间过长,只是鉴于各方考虑,只能采用目前这一办法,敬请市民谅解。
路口5:刺桐路与东湖街交叉口 现象:横跨6车道人行绿灯只有20秒
昨天上午9时许,市民林先生开车自刺桐路直行准备到湖美酒店时,却差点在红绿灯处吃了“大亏”。当看到直行绿灯亮起时,前面的一车辆已通行,林先生正准备加大油门,不料,此刻红绿灯却显示黄灯、红灯,中间间隔时间只有6秒。连一旁等待通行的行人,也只好作罢,再次等待。
昨天下午5时许,记者驱车来到现场查看,只见单向四车道的刺桐路,只有一个车道是直行的,前面已有五六辆车辆等待通行。前方绿灯亮后,通往湖美酒店的人行道上显示的绿灯倒计时为20秒,待我们的车辆通行过时,黄灯也随之亮起。此时,在人行道行走的路人,大多才走了2/3的路程,只能快步通过。
记者发现,此处的人行道通行时间与直行车辆时间相同,都是20秒。此处的人行斑马线要跨过6个车道,眼见对面人行红绿灯变绿了,记者马上抬步疾行,才走过一半多的路程,信号灯已经变红,马上就有各种车辆在身边疾行,十分危险。
回应:一般保证7成行人正常通过
郁晓文表示,直行车辆才6秒的通行时间,一般是不可能的,系统无法设置成功,应该是昨天上午前方有事故等,交警部门临时手动干预。
人行道的问题,也一直是交警部门头疼的问题。郁晓文介绍,一般人行道的红绿灯是跟着直行车道在走,此处的直行车辆不是很多,他们到现场测试过,行人过马路,快一点20秒是够的。从福州、东湖街过来的车流特别多,分秒必争,因此没办法在直行车道增加一些时间,行人也只能将就。
郁晓文说,根据规定,道路超过16米宽,中间要有人行二次过街通道,但目前泉州除了刺桐路外,其他道路基本没设。而因为人行红绿灯国家没有具体的设置标准,他们一般按照平均值1米/秒的速度来设置,大约能保证7成左右的行人正常通过。
征集令:调整“时间步伐”邀您参与
车行红灯设置时间太长,等得令人抓狂;人行通道配时过短,有时飞步疾走也赶不上红绿间的变化。
市区红绿灯的“急性子”和“慢半拍”,让人纠结不已。即日起,泉州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联合本报发起征集令,邀您为市区红绿灯疑难杂症把脉。您可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或发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讲述身边的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现象。我们将逐一走访现场,并将您的意见转至交警支队指挥中心,供他们调整红绿灯配时作参考。(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记者 陈丽娟 吕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