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滨海公园油菜花田被踩:你在丛中笑 花在田中哭
时令菜
清明粿
这两天,市场和街边小摊上的清明粿开始卖起来啦。在泉州市区西街、西街菜市场附近都能看到,品种不少。
绿色的清明粿放的是鼠粬草,德化、南安比较常见。在西街菜市场,一位大姐挑着一担子清明粿在卖。大姐姓陈,从南安大霞美过来。她说,每年清明前后是鼠粬草生长的时候,把鼠粬草捣碎成泥,加入用稻米磨好的粉,反复搅拌就做成鼠粬粿皮,内馅加入菜脯、香菇、笋干,也有各种豆子磨碎制成的甜味馅,“包你吃了还想吃!”陈大姐说,刚一到市场,就有个顾客一口气买了20个,半天不到就快卖完了。不过,因为制作工序复杂,现在已经很少人做了。
市区比较常见的清明粿是麦皮豆馅的清明粿,外皮是用糯米或麦粉做的,内馅是糯糯的豌豆沙或绿豆沙,有褐色和白色两种。有的还会用栗子叶绕成一团包起来,增添青草叶的清香,同样有甜咸两种口味,在西街和不少市场这几天都能看到。
润饼菜
摊开一张热乎乎的润饼皮,铺上花生末、海苔、红萝卜丝、卤肉等配料,再卷起饼皮,就是润饼菜啰。这几天,泉州市区西街的三家润饼皮老店,一大早就排起长队。
古街春卷皮店平均一天要用掉100多斤面粉。老板傅丁山说,按往年看,4月1号左右会涨至25元一斤,清明过后再降回20元一斤。
每年清明前后,亚佛润饼皮店不仅全家出动,老板傅亚佛还拉上三五好友帮忙。店里这几天还有不少幼儿园、小学的老师来买润饼皮,教学生包润饼菜,他打心里高兴。
有润饼皮,也少不了包好的润饼菜。西街155号,老板郭爱珍配齐16种料守着摊子。因前段时间蔬菜涨价,润饼菜也跟着从一盒10元涨至12元,不过清明期间不涨价哦。
润饼菜的“润”字从何而来?为何叫“润”?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建设解释,这应与食材有关,润为“滋润”,闽南润饼皮在制作时,需要放足够的油才够香够脆。闽南方言发音中,“润”字与“嫩”刚好重音,润饼菜又称嫩菜饼。(海都记者 彭思思 柳小玲 吕波 田米 见习记者 赖志昌 通讯员 林雄军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