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2016年春晚泉州分会场 八旬阿婆将亮相助阵

2016-02-05 08:41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2月5日讯 2016年春晚泉州分会场节目筹备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800多名泉州群众演员,大部分是泉州本土居民,也有来自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里五湖四海的学生们,虽不能回家过年,但为在数亿观众朋友面前展示泉州风采,大家都铆足了劲儿。

  冲刺春晚 八旬阿婆来助阵

  参与春晚泉州分会场表演的19支泉州民俗表演队伍,几乎在1个月内凑齐,其中,14支队伍来自鲤城。鲤城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黄志军副局长介绍,鲤城区多年前就开始打造“笋江月·闽南风”民俗文化表演品牌,在泉州市民中已享有一定知名度。此外,还有来自各个街道群众自发的表演团队,如王宫拍胸舞、亭店火鼎公婆、霞洲青狮阵。这些参与春晚泉州分会场的表演者中,年龄最小的仅有七八岁,最大的已年过八旬。

  开元街道东升社区的大鼓凉伞表演队由40多位婆婆组成,平均年龄超过60岁,最年长的有80岁,俨然表演队伍中的风景线。八旬婆婆在队伍中负责掌伞,身姿、体力都不逊色。

  回不了家

  妈妈来泉陪过年

  “第一次来泉州,第一次没在家过年,第一次上春晚!”对于大一新生韦琳来说,猴年央视春晚,这三个“第一次”倒几乎和胡歌一样。

  韦琳今年21岁,南平人。因为学的是舞蹈专业,以前她通常只看央视春晚歌舞类节目。“都不敢相信,能上央视春晚表演!”她来泉州半年多,很喜欢这里的文化、饮食和民俗风情。

  训练刚好遇上寒潮,跳舞不能穿太多,空旷的体育馆,冷飕飕的。“因为要上央视嘛,心里还是很紧张,晚上睡觉前全身都酸疼。不过,很快就适应了!”

  韦琳没法回家过年,买好的车票只能退掉。“不过,我妈买了来泉州的车票,陪我过除夕!”说起父母的呵护,韦琳笑得很甜。

  高强度训练

  凌晨2点算早睡

  “不敢有一丝马虎和放松啊!凌晨2点能休息,就算早了!”昨日下午,指导学生排练的叶晓丽,抽空接受了海都记者的采访。去年12月底,叶晓丽就高强度忙碌着,顶着黑眼圈,她的声音有点沙哑。

  叶晓丽是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来致力于泉州本土文化的舞蹈创作。“我们学院参加表演的同学共48人,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她说,这批学生的素质都很高,担纲过去年亚艺节开幕舞蹈主力,受到各界的好评。

  每天至少保持10小时的排练,已成为叶晓丽团队这一个月来的工作常态。当然,训练场外还有案头工作,紧绷的神经不敢有丝毫松动。(海都记者 徐锡思 吴月芳 田米)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泉州春节天气整体较好 今起多晴冷初四起迎雨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