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林开辉:工作就像种田 不能因辛苦而荒废
海都闽南网讯 大学毕业前,他从未坐过飞机、火车,也从未去过繁华的大都市,福州和厦门算是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老家泉港界山镇,当了一名村官。
他叫林开辉,28岁,一个农民的儿子,皮肤黝黑、老实巴交。5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他是两名福建代表之一。
“都来不及多看看!”林开辉憨厚地笑着说,自己还是喜欢在农村里,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
大家都喜欢找他 大学生村官很受宠
提起这个村里唯一一名大学生村官,岭头村党总支书记林文聪赞不绝口:“文化程度高,很多东西都比我们上手快,理解能力也强,还会用电脑!”
除了林开辉,村委会里文凭最高的只到高中,有些年纪大的,根本不会使用电脑。“大家有事都喜欢找他。”林文聪说,好不容易来了个大学生,林开辉在他们单位很“受宠”。
2009年,林开辉大学读的是泉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毕业时,恰逢省里统一选聘大学生村官,他报了名,并顺利地通过选拔。
对于他的选择,班上有些同学表示不理解,但林开辉觉得,自己走上这条路,是必然也是偶然。大学时,林开辉就一直打算去支教,还想过去援藏。毕业时碰上大学生村官选聘,林开辉心想,这也是走基层,而且自己在大学期间一直是院系的党支部书记,组织能力不错,应该可以胜任。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林开辉一直信奉这句话,他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村官这份工作,得到成长,改变自己。
做事踏踏实实 大事小事他都管
到岭头村村委会后,林开辉要忙的事既多又杂,发展党员、计生、综治、征兵,还有村警务室增设家庭暴力报警点、妇女维权中心、道路亮化和文明村创建等等,什么事都得管。
村里大大小小的宣传栏是他一手做起,其中村里的资源、资产、资金“三资”公开栏做得绘声绘色,还有“岭头村两委去向告知牌”,也是他提出来的。村民们到居委会办事,不知道该找谁,林开辉就提出印制一张便民服务卡,写上村各个包片干部和调解员的联系电话,发给每个家庭。
去年夏天台风肆虐,村里紧急转移危房户,其中一户一家5口挤在一栋30平方米的危房里。将他们临时转移后,林开辉想办法为他们向泉港区民政局申请灾后重建资金,还办了低保,当年年底就建起一栋120多平方米的新房。村里统一办理新农保,也是他和同事们一起,一一入户调查。
“很出色,做事情踏踏实实的。”同事对他点头称赞。
“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也是职责所在嘛!”别人夸他,林开辉总是不好意思。
回到农村工作 更能与村民打成一片
其实,工作和种田,在林开辉看来,有很多相同点,“该除草就除草,该施肥就要施肥,当天要做的事情要当天完成,不能因为辛苦而荒废,也不能因为收成少而放弃。”
林开辉的父母都是界山镇南埔村的普通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儿子老实、勤奋,以前读书的时候常常要帮忙干农活呢!”林爸爸说,自己大字不识,林开辉从小不要人管,书念得好,田活也能帮大忙。“都是靠他自己呢!”
平时下班回家,林开辉就扛上锄头到家后面的田里锄锄草、浇浇水。他说,自己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回到农村工作,更能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而且他小学和中学都实在这里读的,对于村里的每一条小路,他都摸得很透。
林爸爸一直希望,儿子能离家近一点,好多点照应。回来当村官,林爸爸很满意。
三年村官磨砺 处理事情更成熟
林开辉说,经过这三年当村官的磨砺,他感觉自己处理事情更成熟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很开心很满足。
说起这次赴京开会,林开辉坦言“时间太赶”。没看到长城也没吃上烤鸭,不过在会上见到了胡主席、温总理,“很受鼓舞”。
带着这份荣誉和鼓舞,林开辉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在基层工作,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本网记者 张帆 田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