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自故乡来”尼泊尔唐卡艺术展开展 笔墨令人称奇
相关新闻:
各艺术展率先亮相 让市民一饱眼福
尼泊尔唐卡颜料含黄金
东南早报报道,足不出泉州,您就有机会欣赏到世界级的文化艺术。昨日,作为“魅力文都”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佛自故乡来”尼泊尔唐卡艺术展、“文化之都 国际魅力”、“文化寻根:中华姓氏现代雕塑群展”、“乐享中国——发现亚洲艺术之美”摄影作品展、文都·西街规划展,“大美泉州”摄影展,亚洲微电影展等展览率先亮相,与市民见面。
尼泊尔唐卡艺术展吸引市民
尼泊尔唐卡藏玄机 纯天然颜料含黄金
昨日,极具文化特色的“佛自故乡来”尼泊尔唐卡艺术展在源和1916拓文画廊开幕,集中展示了来自西藏和尼泊尔的100余幅唐卡。这些作品中包括尼泊尔国家馆珍藏的艺术精品,包括已有百年历史的佳作《佛之诱惑》。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民族和宗教特色明显。它在布上作画,内容多反映藏族生活和佛教文化。所有唐卡的颜料都要求是纯天然的矿物质颜料,由金、银、珍珠、朱砂等调和而成,既保证色泽鲜亮,又显示神圣。
绘制唐卡有严苛复杂的程序,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本次展出的100余幅唐卡多与佛教内容相关,绘制时要求人物造型、度量、身材比例、手上法器等不能违背佛教礼仪和原则。
“作品《佛之诱惑》已有上百年历史,反映的是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摒弃一切杂念,排除外界干扰修炼的过程。所以这幅唐卡和其他反映佛文化不同,佛像前没有两名弟子,因为此时他还没成佛。”策展人黄浩强介绍,这幅作品曾被日本一名前首相收藏,后又返回尼泊尔收藏。
你能看得出这是什么字吗?是“叶”。
现代造型雕塑
让姓氏汉字站立起来
墙壁上,是一个个姓氏起源的介绍图板;场地中央,是一个个以史前文字为初形、摄取甲骨文等为元素创作出来的雕塑……雕塑造型大胆、凝重、简洁、概括,视觉冲击力强,极富有后现代美学元素,雕塑采用不锈钢、铸铜、烤漆、花岗岩等材质。
眼前这一个个看上去十分时尚的雕塑,如果不是下面贴着的提示牌写着文字,谁能想到它们竟然是姓氏?昨日,“文化寻根”中华姓氏雕塑展在源和1916园区展出。
中华姓氏雕塑展是艺术家李廷贵先生历经8年创作的作品。他以汉字为基础,用现代雕塑的手法,创造性地诠释百家姓氏文化。展现在观众眼前的这一尊尊姓氏图腾,以史前文字为初形,摄取甲骨文、鸟虫文、籀文、钟鼎文、金文为创作元素,将平面书写的姓氏文字注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元素,使姓氏汉字鲜活有力地站立起来。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追根溯源是人类的本能之一。通过姓氏,能知道生命由来,知道自己的肉体、心灵、心理的血脉传承。展览配合100个姓氏来源的图板,将让观众在欣赏姓氏雕塑的艺术美中,体验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记者 张素萍 陈玲红 庄丽祥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