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2017年投入使用
一段时间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预计2017年将投入使用。该项目建成之后,将充分发挥中科院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拓展技术市场的品牌优势,打造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开发、交流与协作的中心和国家级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平台。
桩基施工完成
春节前主体结构验收
记者日前了解到,经过近5个月的施工,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百崎湖片区)一期工程项目已完成桩基建设,部分建筑楼层正进行框架结构施工。
在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三台大型塔吊正在进行施工作业,在塔吊的操作下,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地上项目结构工程的施工,其中的二号科研楼已“长”出地面。“前期工作,我们进行了土石方的挖方和回填工作,共完成挖方20000立方米,完成填方10万立方米。桩基工程建好以后,从8月份开始,这些塔吊就陆续运到工地上进行组装。现在一期工程建筑已陆续出地面,项目的二号科研楼正进行二层框架结构施工,预计11月上旬即可完成该栋建筑5层0建筑结构。”该项目现场负责人杨少南介绍,泉州制造装备研究所一期工程共有5栋建筑,除了二号科研楼外,目前1号科研楼也已完成基础承台地梁施工。
接下来,施工团队将继续投入更多施工人员和设备到工程的建设中来,预计第四季度将完成工程主体结构的80%,2016年春节前完成主体结构并进行验收,明年第二季度将进入装修阶段。
突出创新引领
打造装备制造新平台
作为泉州台商投资区重点在建的科研项目,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位于洛阳镇,西至规划60米的湖滨西路,南至规划24米的沙纬五路,东至规划24米的沙纬三路,总用地面积60亩,规划总建设面积约5.6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概算约1.46亿元,建安造价1.02亿元,用地面积约42亩,建设面积约3.1万平方米,拟建设2栋科研办公楼、2栋专家宿舍楼、一栋试验厂房,其中科研办公楼1.46万平方米、实验厂房0.15万平方米、宿舍楼1.47万平方米。建成之后,该项目将充分发挥中科院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拓展技术市场的品牌优势,打造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开发、交流与协作的中心和国家级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创台。
据了解,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将以中科院“一三五”发展战略和“创新2020”发展规划为指引,突出创新引领、两化融合和智慧制造,以绿色制造、智能装备及机械基础件、高端工业设计、基础制造工艺、通信及精密电子元器件为主线,着力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一批技术与工程示范基地,推动实施一批综合技术示范与应用项目,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还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的综合优势,以更灵活的人才使用模式、更集约的科研组织模式、更开放的组织架构平台,打造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高端创新平台,以及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开发、交流与协作的中心,成为闽南地区乃至海西地区科技人才聚集“洼地”和科技创新“高地”。
(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吴志勇 陈建伟 张耀迪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