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积极实施“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近年来,洛江区聚焦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积极实施“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满足多样民生需求,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完善文体设施
提升服务水平
在双阳街道朝阳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中心,不时传来孩子们讨论的声音。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成功掌握了三球仪的使用方法,从中学到天体运动变化规律等文学知识。
除了青少年科技工作室,中心内图书角、绿色网吧、心理健康咨询室等各项设施配套也一应俱全。据了解,朝阳社区有2200余名村民,其中未成年人近600名,建设未成年人活动场所需求迫切。在区委文明办、区文体旅游局指导下,朝阳社区于2021年6月建成开放未成年人活动中心,通过上级拨款及社区自筹部分资金等方式,不断完善活动中心设施设备,提升服务水平。
“中心每天开放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3:00-5:00,并且有专门的志愿者引导孩子健康上网、认真阅读、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等,为未成年人提供常态化服务。”朝阳社区居委会主任纪智毅说道。
同时,未成年人文体活动中心还策划相关活动,不定期邀请家长和孩子参与未成年人读书活动、体育训练、课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美术、手工、科技制作等活动,丰富未成年人课余生活,发挥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综合效益,推动未成年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此外,洛江区还注重挖掘乡镇(街道)资源,多举措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强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充分挖掘资源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走进罗溪镇后溪村,由几座伞状健身亭组成的“健身驿站”令人眼前一亮。几位村民正在利用器材锻炼,器材上方的显示屏随着村民的动作进行实时计数。
作为今年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健身驿站”项目共投资30余万元用于器材采购及场地建设,配置拉伸、无氧、有氧、舒缓按摩4类器材,以及LED显示屏、充电位、蓝牙音响等智能化设备,均由太阳能供电,实现健身、发电、照明、娱乐、宣传为一体。
“现在这里既可以锻炼身体,茶余饭后还可以来散步,非常好。”罗溪镇后溪村村民黄新水笑着说道。
据悉,罗溪镇在原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基础上,整合多方资源,以“健康”为主题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逐步完善辖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将后溪村打造成景观优美、多元化功能、群众参与率高的乡村智慧体育公园,促进全民健身多元化发展。
“我们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在体育场地建设及设备上下功夫,有效利用辖区‘金角银边’,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地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缓解体育用地紧缺问题,并通过积极争取每年各级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建设完善部分场地设施,满足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追求,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罗溪镇科技副镇长林文贵说道。
近年来,罗溪镇以“体育兴村、体育兴镇”为目标任务,积极探索“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共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约150多万元,并通过发动乡贤、群众自筹资金70多万元,投入五人制足球场、一公里健身步道以及乡村灯光篮球场等设施建设。
据悉,洛江区现有常住人口247172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6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一!
下阶段,洛江区将继续分批推进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推动10条全民健身路径建设、3个篮球场改造提升工程等,全面落实“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建设智造洛江、生态新城添砖加瓦。(陈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