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债台高筑不悔婚约 悉心照顾痴呆瘫痪公公并为其还债
她叫林秫,洛江区马甲镇梧峰村人。关于她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的故事,走进村子随便拉上一个厝边人打听,都够你听上好一会儿。
公公虽然离世多年,但林秫的孝道故事依旧被称道。她把公公当做了亲生父亲,无怨无悔悉心照顾患病的公公近5年。即便公公不在了,她还在做着孝顺公公的事——努力打工赚钱替公公还债,至今已还了十几万。
虽然婚前没有料想到公公会得老年痴呆症并瘫痪在床,但是她早知道需要替公公还十几万的债务却还是坚持履行婚约,有人说她傻,她却说凭的是一份良心。
履行婚约 共担债务
对林秫而言,人生本可以有其他选择,但是,她放弃了。21岁时,母亲将她许给了同村不远的小邱。
一开始她也不太愿意,但母亲一直想让她嫁地近一点。想想这是母亲一贯的心愿,而且母亲患有癫痫病,父亲因为在外头跑点小生意,经常不在家,没多久林秫也就同意了。
“算是替母亲完成一个心愿吧。”林秫回忆说,“而且婆家近点,还可以帮忙照顾到娘家。”
临到结婚前,林秫才知道未来的公公因为替他人担保出了问题,被迫承担了十几万元的债务;未来的公公只是打零杂工的,婆婆又早逝,而准丈夫作为夫家唯一的儿子,必须要承担“父债子还”的责任。
这时,母亲打心里希望女儿反悔,亲戚朋友也劝她说:“反正也还没收彩礼,没事的。”
但没想到的是,林秫却更加认定这门婚事了,她对母亲说,现在对方家里有困难了,她如果“逃婚”了,心里会不安,既然订婚了,就要履行承诺。
于是,婚后的林秫起早贪黑,努力打工赚钱至今。到现在,林秫家还住在石结构的平房里。
令林秫欣慰的是,家里经济虽不算宽裕,可丈夫和儿子都很贴心。
“很庆幸娶到这么贤惠的她。”丈夫邱先生说起妻子,很是感激,“我就是个做小工的,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但我从心里感谢她为这个家所做的贡献。”
大债年“偿” 小债月“供”
按20年前的物价和收入水平计,十几万元对于这个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林秫夫妻两人打工的收入不高,每个月结余并不多。最艰难的是刚结婚的前几年.....特别是年三十,有些债主会上门“威逼”讨债。林秫担心公公年纪大了有压力,每次都会想办法支开公公,独自面对这些讨债人。她告诉债主,虽然她没读过书,但是她知道欠钱还钱天经地义,钱他们一定会还,但因为手头确实紧,所以只能每年还一些,每月还一点。
“数额小的,我就每月领完工资还一点,数额大的,过年时候再一次性还多点。”
虽然林秫的公公有四女一子,但林秫从未对其四个小姑子提出共担债务的要求,她说:“既然嫁出去了,就不要给她们的新家庭增加负担了。”
因为每年都能收到还款,有的债主就为其免掉利息,只收本金。
20年下来,欠谁多少钱?还欠多少?每一笔账,林秫都熟记心头。公公生前,凡是听到村里头有谁提起过公公在他那里赊了账,林秫都会登记下来,尽快清偿。
“担保的债务已经还了十二万五了,只剩七千六,”林秫乐观地说,“再过不久就能还完公公的债务了,相信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公公瘫痪 悉心照顾
还债期间,不料,家里又出现了新困难。2008年,林秫的公公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症,后期瘫痪卧床不起,意识不清的他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每个月不得不增加1000多元开支为公公购买药品、纸尿裤等必需品。
因为丈夫外出打工,照顾公公的责任全部落在她一人身上。同村的工友蒋女士说,悉心照顾痴呆瘫痪的公公这5年来,林秫总是很忙。
每天四、五点就要起床,天蒙蒙亮,村外小溪“牛阿坝”总能看到她拖着厚重的被单,费劲地清洗。
大家围着饭桌吃饭的时候,她多半是坐在公公床前喂水喂饭。
夜里10点多,村子很安静,大部分人都歇下了,却能在乡间小路上看到刚下班的她往家赶的身影。
每天,林秫必须先帮公公换裤子、换尿布、洗澡,再将屋子打扫干净,有时公公把粪便涂得满床、满墙皆是,她也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清理。
邻居邱老伯经常到林秫家里看望她公公,邱老总是称赞林秫说:“英顺(公公的名字)的房间一点异味也没有,你真了不起!”
“一开始为公公换尿布和洗澡,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一两个月后,慢慢习惯下来,林秫倒不觉得羞涩了:“伺候父亲,没啥不好意思的。”
前几年,公公离世,林秫平静地替他擦洗身体,换上新衣服。大家都替林秫松了口气,然而林秫回忆当时的心情:“很难受,照顾5年已习惯了......”她希望公公能多活几年,让自己再多尽点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