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洛江区“两违”综合治理有序推进
上半年,洛江区采取出重拳、强推进的工作方式,“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6月30日,洛江区共拆除“两违”344宗,面积19.0114万平方米,完成年度治违任务目标的73.12%。
一、下任务、常部署。年初,区长召开治违专题会议,总结去年经验、不足,并以《目标任务书》的形式下达“两违”治理任务,明确各乡镇(街道)今年工作目标。区治违办每月月底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当月治违成效并安排下月份治违工作。
二、强巡查、控抢建。建立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网格巡查体系,开展全天候、全覆盖的日常巡查,实行新增“两违”每日零报告制度和周报、月报制度。加强重点时间、重点地域“两违”监控,做到假日不停、节日不休,保证巡查不留空档、不留死角。每周组织大型拆违行动清理新增“两违”,坚持“露头就打、出土就拆”。区治违办每月通报新增“两违”情况。
三、分类治,重实效。结合洛江区重点项目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水源保护等工作,坚持以打击“四重点、六先拆”为重心,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按照《泉州市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认定及分类处置的指导意见》实施分类处置,开展声势浩大的“两违”综合治理攻坚战,逐步化解历史“两违”问题。上半年,我区拆除马甲镇惠女水库周边养殖场1万多平方米,关停拆除罗溪镇采石场1万多平方米,拆除虹山乡、罗溪镇、河市镇多处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违建养殖场,同时结合违法广告招牌清理行动拆除各类广告招牌约300处(包括23个单立柱广告牌、29处单悬臂广告牌)。
四、强造势,重宣传。洛江区治违办制定了2016年“两违”治理宣传方案,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标语、宣传车、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宣传,积极营造主流态势,大力营造舆论氛围。今年,我区在主要路口增设了大幅的“两违”治理宣传标语13处;出动宣传车300余次;报送各类“两违”简讯、工作动态50余篇,6篇刊登在省法制信息网、8篇刊登在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等新闻媒体,其余多篇被市手机报、洛江区新闻网采用;通过微信公众号“洛江城管”推送“两违”动态50余条;制作“两违”综合治理手机报12条。
五、创示范、造典型。今年,洛江区挑选32宗典型“两违”拆除案例在泉州晚报等新闻媒体公布,促进群众监督“两违”治理行动,彰显治违决心,在群众中形成不愿违建、不想违建的氛围。我区将万安街道、双阳街道被定为省、市级“无违建”示范乡镇(街道),河市镇市前村、马甲镇梧封村、罗溪镇广桥村定为省级“无违建”示范村(居),通过开展“无违建”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两违”综合治理。各个“无违建”示范点也积极行动,定方案、定期限、定职责,通过大力宣传、劝导自拆、加强督察、依法推进等工作措施,确保“无违建”创建落到实处。
六、重考核、有奖罚。洛江区在原有“两违”治理考核方案的基础上,完善出台了《洛江区“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考核奖惩规定》,建立“区长约谈”制度,对拆违不力、进度慢的乡镇(街道),区长约谈其主要领导,查明原因,限期改正,并将各乡镇(街道)“两违”治违工作成绩纳入到各乡镇(街道)年度绩效考核当中;建立“以奖代补”资金奖罚机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乡镇(街道)有奖,工作不力、拖沓的乡镇(街道)有罚,提高乡镇(街道)工作积极性。
下一阶段,洛江区将开展攻坚行动,加快对“两违”分类处置,优化拆后土地的利用,加快“无违建”示范点创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