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泉州 > 鲤城区 > 政务之窗 > 正文

鲤城全面整治颗粒物污染

鲤城微事   2024-09-24 11:39

  秋冬季节是大气污染物高值季节,空气中的颗粒物不易向外扩散导致污染天气的发生。近期,鲤城区组织开展2024年秋冬季颗粒物污染攻坚行动,以五大攻坚机制为核心,对工地扬尘、道路扬尘、工业堆场、餐饮油烟、露天焚烧垃圾等各类污染源开展整治,全面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据悉,此次攻坚行动聚焦颗粒物污染防治,以秋冬季节为重点时段,通过区域管控、问题整改、巡查督导、长效管控等措施,着力推进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污染物较同期持续下降,力争在年底前实现PM2.5浓度低于20.5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低于35微克/立方米。

  攻坚行动中,鲤城创新实施重点区域管控机制,以涂山街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为中心,半径1000米内的区域为核心管控区,2000米内的区域为重点管控区,其他区域为协同管控区。“目前,我区颗粒物污染来源主要为各类房建、市政、交通等在建工地扬尘,城区道路扬尘。”鲤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针对不同管控区域的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裸土扬尘等问题,他们将采取不同频次的洒水、洗扫、雾炮降尘、监督检查等差异化管控措施。

  为了确保颗粒物污染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鲤城构建了颗粒物污染问题“发现—推送—处置—评估—销号”全流程闭环联动管理机制,对工地扬尘、道路扬尘、城市裸土、工业扬尘污染问题的处置反馈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其中,对于当日16时前交办的问题,要求在当日22时前反馈处置情况;当日16时后交办的问题,则需在次日12时前反馈。对于其他颗粒物污染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在交办后1小时内到达现场,2小时内反馈初步处理结果。

  “面对可能出现的污染应急情况,我们还建立了应急联防联控机制,确保相关单位能及时响应。”鲤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对辖区各类施工工地进行全面梳理,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日常巡查督导机制。同时,区环委办将加强调度和通报,每周至少开展2次现场督导,并将问题及时抄送,形成监督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污染处置不及时、问题整改不到位、攻坚成效不明显等问题的街道和区直单位,鲤城将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并对相关单位及个人进行追责问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鲤城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颗粒物污染防治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改善,他们将加大颗粒物污染管控力度,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改善鲤城环境空气质量。

频道推荐
  • 台媒:柯文哲望26日投“反罢免”票申请被裁
  • 7月29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和95号汽油
  • 2025年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台风“范斯高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