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泉州 > 鲤城区 > 鲤遇古城 > 正文

第三条“龙”来了!“囚牛”登场,就在新门街!

鲤城微事   2024-01-26 09:45

  连日来,“十龙九子”龙年艺术装置陆续出街亮相,引发了市民游客“古城寻龙”的风潮。在四子“蒲牢”、六子“赑屃”相继亮相后,时隔5天,长子“囚牛”千呼万唤始出来,在新门街惊喜亮相。

16图片

  下午3时,在市民游客的期盼中,“囚牛”艺术装置正式亮相,只见外形似牛,头顶犄角、眉似祥云,右脚翘起,双手横抱南音琵琶,优雅端坐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前,仿佛一曲妙音即将从弦下飞出。

18

  据传,龙之长子“囚牛”性情温顺憨憨,专好音律,抚琴弹拨,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设计团队表示,鉴于囚牛喜爱音乐的特点与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有所呼应,同时南音表演扮相精致,在闽南俗语中形容为“水铛铛”,便为其赋予闽南语祝福名“龙众水铛铛”(意为“大家都漂亮”)。

  此次放置囚牛的位置选择也颇有讲究。据悉,泉州梨园古典剧院驻扎着海内外唯一的梨园戏专业团体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距今已有近900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旧时演出皆悬挂“梨园”班灯,以此定名“梨园戏”。梨园戏用闽南语泉州腔唱念,保存着许多唐宋的大曲、法曲、词牌等古乐遗迹,被学术界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

  另一侧则是泉州南音艺苑。泉州南音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至今仍保留着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传统演唱形式,是中国现存较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7

 古典剧院带来经典梨园戏曲表演,并邀请市民群众互动

  春节期间,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和泉州南音艺苑都将举行精彩的文艺演出:2月12日至17日将举行春节非遗专场演出,宋朝人的酷炫爵士鼓——梨园戏压脚鼓,宋朝人的生活范儿——梨园戏十八步科母等都将一一登场;2月18日起的元宵演出周将上演《李亚仙》《董生与李氏》《陈三五娘》等经典剧目;2月12日起至16日,泉州南音乐团将带来南音专场,演出2023年央视春晚“最具文化价值的节目”《百鸟归巢》。市民游客不仅能来此打卡粉嫩可爱的“囚牛”,还能观看最地道、最泉州的演出。

  “上周打卡了‘蒲牢’和‘赑屃’,今天终于等到了‘囚牛’!”“追龙”打卡已然成了当下泉州人的热门活动,在网上看到“囚牛”出街的预告信息,市民林女士和朋友早早地来到新门街等候,“我会一直追下去,直到集齐所有‘神龙’。”

  另悉,1月26日“嘲风”将亮相德济门遗址广场,1月27日“狻猊”将亮相锡兰侨民旧居,1月28日睚眦将亮相元妙观,1月29日负屃将亮相府文庙广场,想要“追龙”打卡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哦!(记者 李淑媚  实习生 丁诗琳、张咏棋)

频道推荐
  • 广东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最高法首次发布意见服务和保障西部陆海新通
  • 查罢免办蓝不办绿?台“调查局”承认召开视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