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泉州 > 鲤城区 > 鲤城新闻 > 正文

全市首例!泉州鲤城创新法律帮扶解民忧

鲤城掌上12348公共法律服务   2022-07-21 15:11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对于这个时代,老蔡夫妇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生育三个孩子都是精神残疾,年逾八旬难以安度晚年,对百年之后三个无民事行为能力儿子的生存着落十分焦虑。幸运的是,他们有党和政府,通过法定公证遗嘱的方式解决了老人们的后顾之忧。近日,鲤城区司法局牵头,联合区民政局、慈善会、临江街道和隘南社区创新方式,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量身定制法律服务方案,解决了老蔡夫妇急难愁盼。创立了全市首个由社区担任意定监护人和遗嘱监护人的经典法律帮扶案例。

  “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是每一位司法行政工作者的使命。”区司法局负责人表示,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群众工作。区司法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司法为民,积极回应民生福祉,真抓实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心倾听” 了解民需所求

  鲤城区司法局和慈善会主动靠前,了解老蔡夫妇的生活困难和精神需求,为其科学系统谋划百年后三个精神残疾儿子的解决方案。区司法局联合慈善会对接海峡公证处,先后多次从公证、见证等多个角度深度探索,研讨遗嘱内容、执行、效力的可行性方案。

  “倾心实干” 齐心协力作战

  根据《民法典》《公证法》等法律法规,区司法局联合海峡公证处制定了一份以社区作为监护主体的特殊公证方案,有效确保老人百年后三个儿子的生存保障、经济利益、监护职责。

  同时,明确区司法局、民政局、慈善会、临江街道和隘南社区5家单位在帮扶各阶段的协作内容和职责。根据2021年1月实施的《民法典》,由临江街道隘南社区作为监护人、民政局作为监督人,临江街道协助、慈善会负责公证经费、司法局提供法律保障、海峡公证处办理公证,齐心协力,确保帮扶措施长效落实。

  “贴心服务” 确实解忧解难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7月12日,司法、民政、街道、社区一起陪同老蔡夫妇前往泉州市海峡公证处办理意定监护和遗嘱公证手续。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老蔡夫妇法律服务事项从方案研讨到《公证书》落地历时三个多月,得到圆满解决。据悉,这是《民法典》实施以来,全市首个由社区担任公民意定监护人和遗嘱监护人的案例,也是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社区监护的经典公证案例。

  经过6天的等待,7月18日,海峡公证处亲自上门为老蔡夫妻送达《公证书》。《公证书》在手的老蔡夫妇激动万分:“感谢党和政府!解决了我们夫妇人生最大的烦恼!”现场的工作人员亦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鼓舞。

  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负赶路人。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经典公证案例,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宗旨,见证了司法行政在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鲤城区司法局将不忘初心,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在万里征途中让法律充满力度,更有温度。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 广东省江门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李汉东
  • 广西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广州海关原党委委员、副关长刘小威被开除党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