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采样流程井然有序 跑出检测“加速度”
9月17日,鲤城区继续全面推进核酸检测工作,全区共68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全力运转。疫情当前加上秋季高温,要如何避免人员扎堆、减少等待,确保核酸检测效率,成为最大考验。
全民抗疫,闻令而动。鲤城迅速集结人员,梳理规范现场流程,医护人员、街道社区工作者、机关干部和志愿者,日夜奋战,居民群众积极响应,全力配合,各个采样点秩序井然。
当天下午4点多,在位于开元街道的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核酸检测采样点,记者看到,在大门入口处,居民群众正按照“一米”间隔有序排队等候,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居民们开始扫码进行核酸检测登记。
据介绍,为避免人员拥挤和等待,开元街道根据场地条件,规划出测温区、预登记补录点、缓冲区、采集登记点,采集点、临时隔离点和医疗物资储备区,各个区块备足人手,分工明确,确保现场加速流转。
要避免拥挤和等待,就要把好“第一关”。经过入口处的测温、验码后,工作人员将群众分别引导进入四个通道,有效进行分流。而一部分尚未登记核酸检测码的居民则被引导至预登记补录点,这里专门安排了志愿者、工作人员,协助他们完成信息登记。“人员分流后,每一条通道就是一个独立的‘作业线’,每个点位都配备专门的人员。”开元街道党工委宣委林菲介绍道。
记者现场看到,四个通道的地面上都贴着醒目的一米间隔线,其中一条通道还整齐摆放好小椅子,这是专门为老人、孕妇、残疾人开通的“绿色通道”,让他们可以坐下来等待,减少体力消耗。随后,居民被分为十人一组,工作人员为大家分发号码牌,依次等待进入采集登记区。
该采样点共设置了四个登记点、四个采样点,工作人员会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控制,哪个登记台前空出来了,就立即放下一组居民入场。此次核酸检测采样采取的是“10混1”的方式,在队伍首位的居民犹如小组长,登记完后由他领取采样试管,待全组登记完成后,再依次进入采集点。记者现场看到,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提醒、引导,采样现场秩序井然,高效运转,全程没有拥挤,人员快速流动,高峰时期也仅需半小时便可完成。据悉,从今天下午四点半到晚上八点,该采集点仅3.5小时内就完成了2080次的核酸检测采样。
“从采样点筹备、准备完成、流程梳理再到正式投用,这背后离不开各方的全力支持,更离不开居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林菲告诉记者,此次,共有11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主动请缨,全力配合各项工作,各方全速推进,街道16日开放的6个采样点8小时内共完成了1.3万人次的核酸检测采样。
“服务很好,考虑得很周全,工作人员很照顾我们,还送水给我们喝。”社区居民魏阿婆今年已92岁了,腿脚不灵便的她,在志愿者的全程陪伴下,通过“绿色通道”,20多分钟就完成了核酸检测采样,“鲤城速度和温度”令她感到暖心和安心。(吴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