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侨家、乡愁”文化展示馆开门迎客

鲤城微事   2020-11-05 11:42

  鲤城区常泰街道树兜社区坐落于紫帽山北面,500多年前,蒋氏家族在这里落地生根,世代传承至今。蒋氏家庙始建于清宣统年间,1907年再次修建 ,距今已有百余年,占地面积达千余平,红砖瓦厝、三进三落、雕梁画栋,尽显闽南传统院落特色。如今,这座百年家庙多了一个身份——“家风、侨家、乡愁”文化展示馆。

6

  传承家风家训 弘扬华侨精神

  走入该展示馆的“家风家训”展厅,入眼就是两块醒目的展示屏,分别写着“世清白”和“岁寒松柏”,这两句话正是蒋氏家族家风家训的浓缩,述说着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家族故事。

  “这是明神宗朱翊钧御书的牌匾,‘世清白’三个字是对蒋氏族人蒋芳镛的褒奖。”树兜社区党支部书记蒋介铭介绍道,万历丁未年,蒋氏族人蒋芳镛摘得文魁,为官期间一直两袖清风,公正不阿。在他到衡州(今湖南衡阳)任职时,恰逢饥年,百姓生活困苦,蒋芳镛将自己的俸禄都捐献出来,继而“通漕盐,罢逋米”。万历皇帝听闻此事,为他的嘉言懿行所感动,便御赐一匾“世清白”,以示嘉奖。

  “岁寒松柏”则是明宣宗朱瞻基赐蒋氏族人蒋畴,用以嘉奖其铁面无私,不惧权贵、秉公执法的气节。先祖们的事迹在族人中代代相传,“世清白”“岁寒松柏”也成为蒋氏家训,流传至今,提醒着族人为人要清白、做事要公正,也指引着一代又一代蒋氏后人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诸多贡献。

  “该展厅为主展示蒋氏家风故事、名人故事,以及介绍社区和蒋氏家庙的历史。”蒋介铭介绍,除图文展示外,社区还出资拍摄“蒋氏家族纪录片”,在展厅内循环播放。依托家庙而设的展示馆更具内涵,观者如有兴趣,还可直接移步正厅,那里至今仍悬挂着“岁寒松柏”“清朝御史”“进士”等18块匾额,静默讲述着蒋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家训。

  而在“华侨文化”展厅中,陈列柜中摆放着一些发黄的侨汇、侨批,近百件展品大部分都是由蒋氏华侨捐赠,是鲤城华侨海外奋斗、支持祖国建设的见证,饱含浓浓的家国情怀。“蒋氏华侨为国家建设作出许多贡献,因而被亲切唤作‘蒋乡侨’,这不是一个人的名称,而是一个群体的总称,是常泰街道树兜社区旅外华侨蒋氏族人的代名词。”蒋介铭介绍道,如今,树兜社区共有华侨1.6万余人,他们虽然身在海外,但心系故土,常常捐资兴教助学,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居民自发捐旧物 唤醒美丽乡愁

  “这个旧摇篮是我们用来给孩子满月的时候睡的,它已经有72年历史,陪伴过我的6个儿子、7个孙子。”91岁的社区居民杨喃娘指着一个木编摇篮介绍道,要不是社区工作人员提议,她根本没想过老旧的摇篮能成为展品。

  据悉,去年起,社区开始向居民征集旧物品,至今已经收集了一百余件。织布机、收音机、穗缸、缝纫机、水车……这些老物件让乡愁记忆展厅成为居民最爱,大家最爱带着孩子来这里观赏,一边介绍各种老物件,特别是农用工具,一边教育孩子们要忆苦思甜,要珍惜如今的好日子。

  在众多展品中,一套石制的工具最为引人注目,原来,这是汽车零部件的模具。以前,蒋氏家庙旁有一家由华侨开办的汽配厂,工厂早已关闭,但这套石制模具却流传至今,令人不禁想起树兜社区被称为“汽配专业村”那段历史。

  “建设乡愁记忆展厅一方面是通过老物件,留住美丽乡愁,另一方面是希望提醒后辈不忘本,要忆苦思甜,铭记先辈们的付出。”常泰街道党工委宣委张伟雄表示,目前,“家风、侨家、乡愁”文化展示馆还在完善中,许多捐赠品还未展出,待进一步清点、梳理后,将进一步补充内容,优化展陈方式,让展示馆成为优良家风家训展示平台,也成为社区发展见证、乡愁所寄之地,“接下来我们会和学校进行合作,组织中小学学生前来参观,给学生们上一堂生动的校外历史文化课。”

  据介绍,鲤城区王宫、霞洲、亭店、延陵、树兜等5个社区作为泉州市第二批“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建设试点,去年来,这批项目相继建成投用,诸多乡村记忆、文化记忆被唤醒、记录,成为留住乡愁的新平台。(苏毓茹)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