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房内守传承 金苍绣娘爱“牵线”

鲤城微事   2018-12-03 10:27

  泉州市工艺美术厂,位于鲤城区许厝埕13号,这里曾是工艺美术大师云集之地。随着时间推移,老厂房已显破败之像,昔日繁华不复存在,离开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显然,74岁的陈美英是少数人,直到如今,她的衣食住行全都在老厂房内。

  早晨7点多,吃完早餐的陈美英从宿舍踱步到刺绣加工厂,开门落座,穿针引线,开始一天的刺绣工作。55年来,那段石板路、那道道刺绣工序,她早已了然于心。从学徒工到泉州市金苍绣代表性传承人,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那份坚守。

  最好的年华,在工作里找到兴趣

  19岁那年,陈美英进入国营泉州市工艺美术公司做学徒工,师从泉州刺绣名师苏进治,开始学习金苍绣。“这是一份工作,交到手上就要做好。”陈美英轻描淡写说道,那个年代能有份工作就不错了,何谈“兴趣”二字。

  初学时,师傅先是拿废弃的布料让她练习,线要一圈走到底,不能剪断,绣错了还会被拆掉重绣,因为拆比绣更费时,所以她格外认真。师傅的严格让她深知做这行不容马虎,初入门累是累了点,但就此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认真”为陈美英刺绣道路清除一个又一个障碍,“桌裙要好看,就得看龙头生不生动,龙头最难做的就是龙鼻,要绣出立体感,”陈美英说,光是学做龙鼻就花费一年多时间,向师傅请教,与工友交流,不断钻研中她将龙鼻做成并做好。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喜欢上刺绣,越来越有兴趣。

  绣娘苦,需久坐方寸之凳,不能挪位;绣娘累,一根绣花针,拿久了堪比巨斧重。虽有苦累,带着兴趣,陈美英端坐在绣架前,绣出龙飞凤舞,绣下富贵吉祥。回忆起年轻往事,陈美英不由自主地笑了,她已不记得自己何时爱上刺绣,但爱上就是一辈子的事。

  始终如一,一份责任坚守绣架前

  51岁,陈美英退休了,退休对她而言,除了每月能领到退休金,其它再无变化。“办理退休后,第二天我还是回厂里继续绣。”从未享受过片刻悠闲的她,坚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在工厂倒闭后,她亦坚持刺绣。除了兴趣,更多的是因为传承金苍绣的一份责任。

  这些年也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拜陈美英为师,“来了我就教,首先她们要沉得下心,坐得住。”陈美英深知刺绣太艰苦,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所以但凡有拜师者,她都是来者不拒。如今,陈美英有徒弟十多个,有退休在家,也有在职工作,徒弟们一有时间便会到工厂内学习。

  62岁的陈萍萍是陈美英年纪最大的徒弟,学习金苍绣快一年了,她已能协助师傅绣桌裙。“退休后,闲在家没事我便过来学习。”在师傅手把手指教下,陈萍萍进步神速,金苍绣已成为她新的爱好。

  徒弟们时常来与陈美英作伴刺绣,大家说说笑笑,40平米的小厂平添热闹,这份人气与热闹让陈美英看到传承的希望,也排解了她一人刺绣寂寞的时光。但更多时候是她一人独处,寂寞中的坚守又有几人知晓。

  喜爱热闹,穿线绣娘亦能“牵线”

  陈美英在绣架前穿针引线,工作间隙,还能在未婚男女之间牵起“红线”。要知道,这位巧绣娘亦是远近闻名的好红娘,一通通求“介绍”的电话给她的刺绣生活添了几分生趣。

  当红娘只是源于一次“玩笑话”,“那时我刚工作,看到刺绣厂一个20岁的小伙子在宿舍门口洗衣服,我开他玩笑说找个老婆就不用自己洗衣服。”陈美英回忆说,对方便开玩笑让她介绍,没想到,陈美英真的上心,帮他牵线介绍,竟然真成了!

  都知道绣娘的眼神好,才能绣出生动细节,大概因此,陈美英双眼更会识人,“牵线”成功率极高,五十多年来,她已促成四千多对新人结为连理,现如今,在她的刺绣工厂内,除了有大量的刺绣工具,还有几本本子,上面详细写着未婚人士的信息。“我一般晚上七点多做完事后,便约他们来我这坐坐,让他们聊聊天互相认识,这样也有人和我一起说说话。”给人介绍对象,已成了陈美英最大的业余爱好,“我给人介绍对象有我自己的原则,那种以物质取人的我不会帮他们介绍。”

  74岁的老人能穿针,74岁的老人喜说亲,这还不够,如今,陈美英正在申请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常有人问:美英,你还能做多久?她的回答是:直到拿不动针!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