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将盘活编制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针对公办学校学生数增长过快、教职工编制紧张的矛盾,今年以来,鲤城区机构编制部门联合教育、财政等部门对全区42所公办学校、幼儿园的师资现状和配置需求进行调研,形成报告,并转化为多项具体措施,促进教师队伍持续健康发展。
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目前鲤城区教职工编制占事业编制总数的61%,在编教师占全区事业在编人员总数的65%。但按照省定的教职工与学生数的配备比例测算,目前全区公办学校所需配置的教职工编制缺口较大。
编制内动态调剂互补余缺
针对该情况,鲤城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采取将教职工编制总量交由教育部门统筹管理的办法,通过校际间教职工编制互补余缺,重新调整核定各校编制。今年以来,鲤城区通过调剂23名校际间教师编制,有效缓解部分学校用编需求。
空编存量用于补充编内教师
同时,鲤城区在落实中央控编减编工作中,并未对公办学校教职工编制实行精简,而是将减编压力全部转移到其他部门,并将全区各部门因退休等自然减员的空编存量用于支持教育补充编内教师。据统计,2011年以来,鲤城区通过招考等方式补充编内教师535名。
核定各校人员规模控制数
针对学校生源剧增、学科结构性缺员等原因造成的编制紧缺问题,鲤城区机构编制部门通过核定各校人员规模控制数办法进行解决。据介绍,各校人员规模控制数由各校教职工编制内控制基数和编制外合同聘用人员规模控制数组成,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编外合同聘用人员规模控制数内按程序报批聘用编外合同教师。
倾斜保障江南新区新校
随着新一轮幼儿潮的到来,鲤城区将盘活的部分事业编制,重点向江南新区新办幼儿园以及个别因生源急速增加而造成师资紧缺的小学和幼儿园倾斜。今年以来,鲤城区累计为鲤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等学校新增43名教师编制,保障每所公办学校每个班级平均至少有1名公办教师编制。
逐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此外,针对部分学校“老、中、青”搭配不合理问题,鲤城区将在年度用编计划中,重点向教育系统倾斜,通过统一招考等方式,补充教师队伍新生力量,逐步改善教师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同时,立足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助力“一校两区”学校在人员编制共享的基础上,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