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男子坚持行善33年 捐款百万助无数老人学子
林闻绿的捐赠收据已经积攒了许多
【公益之路】
33年如一日 已捐资三四百万
旁人说起他的好,他只是摆了摆手说:“我能力有限,只是为家乡尽点心罢了。”
30岁那年,林闻绿辞掉了供销社的铁饭碗,下海经商做惠女服饰的花布生意。生意有起色后,母亲的话他一直记心间,开始了公益之路。
以前,村里的孤寡老人一年到头,都没能买件新衣服,身边也没个说话的人。做生意第二年,他便把赚的钱拿出来,给村里的老人添置衣物,还给他们建了一个老年中心,老人不用整天窝在家,可以在那喝茶、看报、听广播,生活过得很有滋味。
在小岞,很多女孩子读到初中就没读了,当地有个叫林晓燕的女孩子读书很好,但父亲早逝,家里非常困难,林闻绿一听说马上拿出一笔钱去帮她。后来她考上集美大学,林闻绿一直资助她到大学毕业。
在小岞,像林晓燕这样在林闻绿的资助下,才不至于辍学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
2011年,他成立了350万元的基金会,有困难的学子可以自行申请帮助。“30多年来,林闻绿捐资有三四百万了。”惠安慈善总会陈会长说。
旁人说起他的好,他只是摆了摆手说:“我能力有限,只是为家乡尽点心罢了。”
【薪火传承】
对自己吝啬的他 让孩子们很骄傲
大儿子林斌方:“现在爸爸年纪大了,身体不大好,我想帮爸爸多做一些好事,把慈善路一直走下去。”
几天前,记者在惠安县城见到林闻绿,眼前60岁出头的他,头发花白,背部微驼,穿着碎花衬衫,笑起来眼角的鱼尾纹很深,显得很慈祥。
他的皮夹用了10多年,黑色的皮夹已经没有了光泽,边缘还有些磨损。“是旧了点,但还可以用,就没舍得换。”林老伯说。
说起林闻绿,大儿子林斌方一脸骄傲,但有时候又让他十分心疼。“每次捐款都是几万块,而自己一条几十块钱的皮带用了好几年,都舍不得换新的。”林斌方说,爸爸自己用的东西每次都挑便宜的买,以前他的手机只能接打电话、发短信,外壳都掉漆了,让他换把新的,他就是舍不得,子女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买了一把好的给他。
林斌方还说,爸爸一个人吃饭时,桌上的菜从没变过,“一碗稀饭、一碟咸鱼、一碗咸菜”。小时候穷吃不起,现在有能力了,却舍不得吃好点。林老伯说,在外面什么大鱼大肉都吃过,但每每想起,最想吃的还是家里的稀饭配咸菜。
“我相信好人会有好报,上天真的对我很好,给我一个美满的家庭。”33年来,林老伯觉得很欣慰,他说自己虽然老了,但是现在子孙满堂,而且孩子们都很孝顺,他相信做善事一定有好报。受林闻绿影响,他的那些子女也都有在做慈善。林斌方说,现在爸爸年纪大了,身体不大好,他想帮爸爸多做一些好事,把慈善路一直走下去。(本网记者 林继学 吕波 实习生 赖燕兰 黄珊霞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