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惠安 > 惠安新闻 > 正文

惠安小岞2000多人盛装 同庆“境主公”诞辰

2013-01-09 08:18 来源:闽南网 2

巡境中的表演
昨天上午,惠安小岞2000多人巡境,庆贺“境主公”786周年诞辰;
图为巡境中的表演

阿婆们凌晨三点就起来梳头
为了巡境,阿婆们凌晨三点就起来梳头

巡境队伍沿海岸一路向东,绕村子一圈,走了10多公里
巡境队伍沿海岸一路向东,绕村子一圈,走了10多公里

小小惠安小岞女也穿戴整齐
小小惠安小岞女也穿戴整齐,穿行在队伍中

男人们扛着正顺王的佛像走在队伍的前面
男人们扛着正顺王的佛像走在队伍的前面

  闽南网1月9日讯 血脉之外,是什么维系着一个部落,一个村镇的情感,是民俗,是文化。不管是真实存在过,还是已无法考证的传说,它们已形成符号,成为同一群人的共同历史。

  代代相传,年年祭。

  昨凌晨3点半,沿海的惠安小岞后内村,开始了躁动。

  “阿米,阿米啊……”邱黑米阿婆家门传来连续的敲门声,原来是找黑米阿婆做头发的邻居阿婆们来了。大家起得这么早,就为了当天一个盛大仪式——正顺王786周年诞辰的出宫境游仪式。

  正顺王原名谢枋得,被后内村民奉为“境主公”,有480多年的历史。照老人的说法,今年的规模会达到28年来之最。因此大家都格外重视。

  黑米阿婆从凌晨3点半一直忙到5点多。最繁琐的是要梳一种惠东特色浓郁的“老人髻”,叫螺仔髻。珠光宝气的冠、印花的黑巾仔,斜插的白骨钗,宫廷味道十足。梳一个这样的发髻至少得花半个多小时。

  “水(漂亮)哦,你妆起来真水哩!”黑米阿婆逗趣,惹得一屋子人嬉笑。不过,黑米阿婆不是瞎夸,因为有这个行头,加上绚丽的服饰,摄影爱好者每年都愿意在老地方等待。

  早上7点,当黑米阿婆和其他阿婆挽着手想挤进正顺王宫时,摄影发烧友“长枪短炮”开始抢占场地,当地人也不禁发出惊叹。因为这样隆重的装扮,即使是在过年或者婚娶时也很少见到。

  9点15分,礼炮齐鸣,2000多人的大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巡境的路线沿着海岸线一路向东,绕一圈折回。苍茫的海天一线,牙黄的漫长海岸,蓝色的小岞人群,层层叠叠。

  有的手挽着竹编篮,有的提着小红伞,有的挎着褡裢(古时用来装东西的纹花布袋)。邱黑米阿婆的大媳妇邱恋凤和其他7个女子扛着妈祖轿,男人们扛着正顺王的牌匾和佛像,走在队伍的前头。村民在自家门口摆起香桌,队伍从门前过,便燃起鞭炮礼花,震耳欲聋。

  中午12点15分,经过3个小时的徒步行走,浩大的队伍返回正顺王宫,一行2000多人走了10多公里的路。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惠安县城一阿婆送孙女上学 返身捡鞋丧命
下一条:惠安一男子手指套五环 左小指被“咬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