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一海鲜店养着67只中华鲎 店主已被立案侦查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21-10-25 10:55

  中华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许多人不知道,食用鲎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着极大危害。

  昨日,记者从惠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联合农业农村、森林公安等部门,在惠安崇武一家海鲜养殖销售店里,查获67只中华鲎。店老板张某某因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县公安局立案侦查。

85966f56-98f4-4141-a82b-12214ba59498.jpg.1

  执法人员查获67只中华鲎

  155b988f-5930-4486-a1b9-dbcf0a49dad1.jpg.1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鲎

  中华鲎被查获后放生安全海域

  近日,崇武镇市场监管所会同县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县公安局赤湖森林派出所对崇武镇大岞码头周边的海产品市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在崇武镇大岞村村民张某某店中,执法人员发现活鲜池中养着67只鲎(活体)。经鉴定,该67只鲎均为中华鲎,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1条第一款之规定,张某某因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惠安县公安局立案侦查。此案现正在进一步侦查中。该67只鲎(活体)经赤湖森林派出所民警现场取证后,移交给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在安全海域放生。

  今年以来,崇武镇市场监管所加大力度,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违规行为,共检查商超、农贸市场、餐饮店、冻品商行等经营场所共计800余家次。

  该所提醒广大渔民和经营者,惠安崇武渔业发达,周边海域内鱼类品种众多,其中包括许多野生动物如中华锦绣龙虾、海马等均已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经营、买卖、食用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请相关从业人员熟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相关法律知识,切勿触犯法律红线以身试法。

  □相关链接

  食用鲎不仅犯法还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鲎,头胸部甲壳呈马蹄形,腹部甲壳呈六角形,尾部呈剑状,属于肢口纲剑尾目的海生节肢动物。

  2019年3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全球中华鲎种群现状进行科学评估后,将它的保护级别从“数据缺乏(DD)”升级为“濒危(EN)”。2021年2月5日,中华鲎、圆尾蝎鲎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惠安县崇武镇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介绍,鲎的血液含有铜离子,呈蓝色,在医学研究中有独特作用,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食用鲎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着极大危害。吃鲎有可能引发皮肤过敏性斑疹、红肿和瘙痒,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应,中毒的死亡率较高;肾功能不全者食用会加速肝细胞坏死或肝硬化的发生,引发并发症;还有可能引发人体造血机能障碍和影响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而近年来,因部分人还没真正认识到吃鲎对身体带来的危害,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鲎进行大量捕捞,致使这种古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海都记者 黄晓蓉 通讯员 蔡戴亦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石狮中考照顾录取手续开始办理 各类录取照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福建省选拔赛
  • 祥芝湖西村打造全市首个数字乡村振兴参访路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