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惠安 > 惠安新闻 > 正文

泉州湾现蓝眼泪疑是夜光藻 经检测:已近消亡了

2016-05-05 09:05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5月5日讯 昨日,在惠安净峰惠女湾,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进行取样调查。但据现场观测,原本打算来看“蓝眼泪”的市民们可能要失望了,目前,夜光藻数量减少许多,出现发光浪花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本月1日晚,几名中学生突然发现海水发出蓝光,海都记者在现场,也看见了闪着蓝光的浪花,但这绝非蓝眼泪,而是夜光藻造成的(详见《泉州净峰惠女湾现“蓝眼泪”? 疑是夜光藻(图)》)。

显微镜下的夜光藻,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拍摄

显微镜下的夜光藻,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拍摄

  经检测:夜光藻已近消亡

  昨日下午3点多,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在惠女湾进行观测和取样调查。

  现场的工作人员说,5月2日,检测站接到消息称,崇武西沙湾附近海域出现夜光藻现象。经实验检测,当日夜光藻数量,已达赤潮标准。次日,工作人员继续对西沙湾附近海面取样,发现夜光藻已消亡一大半,密度远低于赤潮标准。“风浪冲一下海水一交换就散了,消亡其实很快的”。

  据监测人员介绍,通过监测数据,此次夜光藻出现的范围很小,目前已经接近消亡。

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在抽查水样

崇武海洋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在抽查水样

  夜光藻无毒,危害性可忽略

  近几日出现的夜光现象,在崇武海洋监测站工作人员眼中,只是普通的赤潮现象。

  大量夜光藻聚集,白天并不美观,只有光线较差时,在浪潮冲击或在礁石上碰撞,受到刺激发光,现象才会明显。

  一名监测人员说,20至28摄氏度的水温环境,是夜光藻生长的最佳环境,所以夜光现象多出现在夏季。但想要看到夜光现象,因需要很多因素,偶然聚集才可能产生,所以比较罕见。

  据监测站人员介绍,夜光藻本身无毒,消亡时,也不会产生有毒物质,所以对附近海洋环境及渔业、养殖业危害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附近渔民和养殖户们,不必担心。(海都记者 张凯航 夏鹏程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信用卡透支9万元不还款 惠安一女子涉嫌诈骗被抓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