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小记者挑战自我动手来实践 刻水仙当掌柜
闽南网1月27日讯 “快来买啊快来啊,第一招牌杨梅,吃了以后人美心更美!”上周日,在泉州市区刺桐路乐乐购卖场,10名海都小记者挑战“小掌柜”,向陌生的叔叔阿姨们推销柜台商品,不仅现场秀各种创新“口号”,各种卖萌也少不了。而他们的勇敢、可爱也吸引到不少顾客驻足,纷纷为小掌柜的表现喝彩,“太厉害了”。
母女一起动手
小掌柜的表现为小记者们赢得不少喝彩,而另一边58名海都小记者的表现也不逊色,在园艺大师、中国盆景协会的陈汉农老伯和泉州民间水仙雕刻师张红玲阿婆的指导下,这58名小记者不仅学了不少水仙雕刻的知识,还动手刻出了各种创意水仙造型,引得两位大师都频频点头,“不错不错,小记者还挺有天赋的”。
民间水仙雕刻师傅红玲教小记者刻水仙
水仙花的蜕变
□海都小记者孙诗滢(泉州晋光小学六年四班)
“刻水仙,要先从正面一层一层切入……”年过七旬的陈汉农老伯一边刻,一边教。只见他一手拿刀,一手握住花茎,嫩芽弯曲的一面朝上,在三分之一的地方画出一条线,娴熟地把花球外皮一层一层剥开,直到露出了黄绿色的嫩芽才停下。这场“刀光剑影”看得我们个个瞪大了眼,原来不起眼的水仙花球要“蜕变”成美丽的“花仙子”,还得先雕刻啊。
我低下头,按陈伯伯说的,三下五除二把水仙花球外面的土层去掉,接着埋头一层一层仔细地剥。很快,花球两边两个小花苞都露出了绿色的嫩芽。中间部分因为太厚了,始终没有露出“庐山真面目”。我更加小心了,握着刀子的手都有点颤抖,害怕一不小心割坏了嫩芽。
终于,经过大半个小时雕琢,中间的嫩芽也羞怯地冒出了黄绿色的头,我的水仙花也大功告成了。它看上去虽然不怎么好看,但毕竟是自己雕刻的,我越看越满意。再看其他人的,大家雕的都差不多嘛,都是脏脏的、丑丑的,好笑极了,真难想象这些水仙花长大后是什么样子。
解剖水仙花
□海都小记者黄川(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一班)
指导老师 傅秋娥
我热情高涨地把一瓣一瓣的水仙花球上的土扒开,白白嫩嫩的花球看上去胖乎乎的,像个可爱的“小公主”。不过,陈爷爷竟然叫我们把“小公主”的“肚皮”切开!
“可怜的小公主!”我边嘀咕,边拿起刀在花球下面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然后又往上一翘,“小公主”一下子就变了个模样。然后,我轻轻地把叶子旁边的还不到0.1毫米的皮划开,露出了里面藏着的有点黄又有点绿的花芽。
“爷爷,是不是这样弄的?”我把刻了一半的水仙花球拿给陈爷爷看,在他的指导下,我继续小心地把花球剥开,让藏在皮里的10个花芽都露出了“笑容”。出乎意料的是——水仙花更好看了,原来“解剖”水仙花是让它长得更好呀!
大功告成!陈爷爷还告诉我,只要把水仙花泡到水里,春节时就能变成市场上卖的漂亮水仙花。记者姐姐也夸我:“你雕的水仙花还是男生中数一数二的呢!”可把我高兴坏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