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中心小学3100多名学生PK六项生活技能
闽南网1月13日讯 “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元旦前夕,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举行了“生活小达人”生活技能比赛,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3100多名学生按年级逐一PK穿衣、系红领巾、系鞋带、钉纽扣、叠衬衣、炒菜等六项基础生活技能。
三年级比赛缝扣子
“你会系鞋带吗?”记者来到三年级比赛组,小朋友们七嘴八舌:“每次都是我自己系的!”“两个星期前开始每天写好作业就练了。”而六年级组PK“炒菜”,现场更是火热,这个说“火太大了,赶紧用铲子翻一翻”、“快加点水”,那个喊“要加盐了,少点……”
“平时很少让孩子自己动手,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做家长的也懂得让孩子自己动手的重要性,毕竟不能什么事都由家长包办。”三年级学生家长童女士特意请假到校担任家长裁判。
校长郑宝花也表示,比赛只是一个过程,学校最想做的是让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们多动手,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使孩子们自豪地跟家长说:我能行!”(海都记者 黄晓燕 李晓蓉 通讯员 吴文俊 文/图)
系鞋带记 □海都小记者张馨文(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三年九班)
今天,我们三年级在操场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比拼——系鞋带比赛。
“各就各位,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系起了鞋带。我也急忙弯下腰,飞快地将两条鞋带弄成两个“兔耳朵”,然后迅速地将它们系在一起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不一会儿工夫,系鞋带就大功告成了。
我飞快地跑到评委面前,评委做了个手势表示通过,我兴奋地走向观看区域:“耶!通过了。看来前几天的努力没白费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只剩下三个男生还没有完成了,同学们也替他们着急起来,在一旁为他们加油。终于,有个同学“不急不慢”地系好了,可惜却打了个死结,没得通过要重来。同学们看了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嘘”声一片。时间仍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这三个同学似乎由于过度紧张,老是手忙脚乱的,两条鞋带像顽皮的孩子似的总不听使唤……
缝纽扣大比拼 □海都小记者徐钰雯(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四年五班)
“哔……”在老师的一声口哨声中,比赛正式开始了。我拿起线,用剪刀剪下来一小截,把线对准针眼,小心翼翼地穿着,嘿!可真顺利,一穿就进去了。你看旁边的同学,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瞄准针眼,费劲地穿着,可线像跟他作对似的,怎么也穿不进去,他急得手发抖,可是越急越穿不进去。而我对面的那个同学,他呀,连线还没剪下来呢!
我心里一阵窃喜,但马上又沉住了气,我还要快一点,不能让其他同学赶上。于是,我把线麻利地打好了结,把纽扣按在布上,将针从扣眼里穿过去再从下面拉出来。这线好像地鼠般,一会儿钻入“地里”,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来回穿个三四次,纽扣便被牢牢地钉在了布上。很快,我便把三个纽扣都给缝好了呢!
看了看时间,呀!才用了2分钟,再看看我周围的同学,有的还继续眯着眼在穿线,有的还在缝第一个纽扣,有的缝好了又不会打结,看来生活中的小事也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耐心、细心,缺一不可哦!
PK折衣服有感
□海都小记者颜雯馨(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五年六班)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认为,少年欲强更应该先学会自理。
这学期,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理竞赛活动。每一年段竞赛项目不同,我们五年级的竞赛项目是折衣服。
比赛那天,同学们按要求各自从家中带来一件件洁白的衬衣,斗志高昂地等待着比赛的开始。随着辅导员一声高喊:“开始!”同学们娴熟地扣起纽扣,左一下,右一下,一件件雪白如云的衬衣在“魔法师”的手中瞬间变成平整的方块。
效率高的同学们捧着折叠好的“成品”,争先恐后地向负责检验的老师展示着,赛场上不时传来老师赞许的声音和同学们自豪的笑声;动作稍慢的同学也毫不气馁,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继续按着比赛规则折着衣服,直至完成。
这场自理竞赛更深入地让我们懂得自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作为少年的我们,要自强得先学会自理,这样在自强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才会走得更稳更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