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教育 > 泉州校园资讯 > 正文

海都小记者和科学家“探险”南极 与国家保护动物“面对面”

2014-12-09 10:19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12月9日讯 刚与梅花鹿、云豹、绿孔雀、扬子鳄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合照”后,紧接着又被带进南极的冰川世界里——上周六,120名海都小记者度过了充实又有意义的一天。

泉州“南极第一人”戴聪杰教授给小记者们讲述神秘的南极

  在泉州师院生物标本馆里,海都小记者们参观了1577件、1220余种生物标本,不仅见到了很多自己从没有接触过的动物,还认识了蜂猴、紫貂、梅花鹿、云豹、绿孔雀等1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随后,在泉州师院第二学术报告厅内,小记者们又跟着泉州“南极第一人”、泉州师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戴聪杰教授“走进”南极,揭开南极的神秘面纱。南极之旅不仅让海都小记者收获良多,就连现场的观众也发出感叹:“精彩的南极科考经历,不仅让孩子们长见识,我们家长也受益。”(海都记者 黄晓燕 李晓蓉 谢向明 文/图)

  南极科学家真厉害

  海都小记者王美鑫(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一班) 指导老师:傅秋娥

  这周六,我们海都小记者又“开工”了!这回,我们来到泉州师院,参观生物标本、对话泉州的“南极第一人”戴聪杰教授,行程可丰富了。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戴教授讲述的神秘的南极科考经历。听戴教授说,南极也叫南极洲,旁边是南大洋。南极洲的面积有1400万平方公里,脚下的冰层有2450m厚,而且还是淡水呢,水占世界淡水量的70%。如果南极的冰层完全融化的话,将使海面升高,而许多国家的临海城市将被淹没,而日本这个国家将永远不复存在……

  南极的气温也让人印象深刻,那儿的温度常年是零下17摄氏度,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不过,人类早在18世纪就踏上了这个冰雪世界。早在1771年,历史上有名的库克船长就发现了南极并进入了南极圈。从那以后,人类对南极的探险先后经历了四个时代,从早期的帆船探险时代,稍后的英雄探险时代,再到后期的航空考察时代以及现在设立考察站常科考的科学时代。

  中国的科学家也在1984年乘坐“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首次赴南大洋、南极洲考察,从此开启了我国的南极探险之旅。现在中国在南极也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等科考站点,其中昆仑站就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哇,科学家们真是太厉害了!我一边记录,一边想,等我长大了,有机会一定要去南极,也当一次南极科考队员!

  小蝴蝶不简单

  海都小记者黄咏涵(鲤城区立成小学四年二班)

  今天,我们海都小记者来到泉州师范学院的生物标本馆参观。

  一进入展厅,就看到姿态万千的动物标本,张大嘴巴的狗熊、展翅欲飞的孔雀、悠闲踱步的天鹅……一千多种栩栩如生的标本,看得我眼睛都直了。真是太震撼了!这简直就是一个缩小版动物世界啊!

  最让我长见识的是各种蝴蝶标本。以前,我只觉得蝴蝶很普通,在户外经常能看到,没啥特别的。但参观了标本馆,我才知道自己变成井底之蛙了,对蝴蝶的认识太少了。

  听标本馆的老师介绍,蝴蝶的种类繁多,全世界有记录的蝴蝶就有一万四千多种,有许多蝴蝶很早就生活在地球上了。而为了方便人类能更好地区分它们,昆虫学家以它们的形态结构,进化发展及血缘关系等条件来给它们分类,比如,胸部侧面有灿烂耀目的色彩斑纹的是斑蝶、两翅近外沿具有多数环状的是环蝶、两翅近外沿具有多数眼状的环形斑纹的是眼蝶……

  除了这些常见的蝶类外,我还见到了许多珍稀蝶类标本,比如,翅膀上长着猫头鹰的脸的猫头鹰蝶,姿态优雅美丽的金裳凤蝶,看起来就像一片枯叶的枯叶蝶、身具雌雄两性特征的阴阳蝶等,让我大开眼界!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物,即使是同一种生物,也有着那千变万化的姿态,真是让人惊叹!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学生姓名生僻字层出不穷 老师傻眼忙翻字典
下一条:4所高校5支校园乐队 嗨翻泉州校园摇滚之夜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