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专业与产业融合 培养技能型人才
现场T恤彩绘和面具彩绘大赛
闽南网6月9日讯 眼下正值毕业时节,当数百万怀揣各种梦想的大学生走出校门,迎接严峻的“就业”大考时,记者却在福建省唯一一所公办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发现,这里的毕业生早早就被抢空了。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前身是于2005年5月建立的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由成立于1981年的德化职业中专学校、1980年的德化技术学校、1994年的德化成人中专学校及德化矿物质分析中心合并升格组建而成。2009年12月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4年教育部同意学院更为现名,是“全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院校”、“福建省花园式学校”。
在陶艺实训室,老师正在指导学生创作
独特的培养模式
“福建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专业人才紧缺、企业管理缺乏创新等问题”,该院院长钟发亮介绍说,作为福建省惟一一所公办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多年来一直以服务学生创业为导向,以提高职业技术能力为核心,探索“工作室教学”、“大师班教学”、“师带徒教学”等教学模式,培养有真才实学的技能人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设计类毕业生的需求呈不断上升的态势,据调查,福建省工艺美术人才需求量在3万人以上。多年来,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新“以教师工作室为载体,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走“亲近产业,对接企业需求”的办学路子。很多学生顶岗实习工资就3000元,正式毕业后工资就5000元以上。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涌现出了林彬彬、郑清海、繆冬冬、杨树振、黄佳楠、兰海燕等一批创业之星。
该学院还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在不延长学制,不增加学时情况下,学生毕业时除获得学历证书外又可直接考取1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几年来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均达100%。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该学院还积极探索和实施多种形式的“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韩国国立江原大学、台湾玄奘大学、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示范院校合作,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福建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县五洲陶瓷有限公司、福建佳美集团公司等企业开展联合办学,不仅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也推动了学院转型提升发展。
“我们学校今年有近400名应届毕业生,除了选择自主创业的外,全都找到了工作。学生在大三实习期顶岗时的平均工资就有3000元,据初步了解,正式就业后平均工资不低于5000元”,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吴志伟向我们介绍。正是因为这样独特的培养模式,让学院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据统计,学院办学三十多年来,培养了2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5%以上;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企业家、企业主管、高级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大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