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暗战”汹涌 高考生发帖感慨同学情变味
周围同学背后偷用功
大家心中都有堵墙
无独有偶,像小李这般同样感觉“受伤”的高三生有不少。泉州市区一重点中学高三文科生默默(化名)也发帖说,进入高三后,自己和好友形同陌路,“每次周日回校,我问她作业写完了吗,她每次都说回家只顾着看电视了,没时间写,其实都是骗我的。以前周末我们都会一起出去逛逛街,现在她要么说有事,要么就找理由搪塞。偶尔我考得比她好,她就觉得我肯定背着她多用功了。”
“进入高三后,感觉周围的同学心里都有堵墙,关系没有以往亲密了。”南安一中高三理科生小黄说,以前偷懒不做作业时同学或舍友都会相劝,进入高三后,自己有时作业做不完,同学反而会鼓动说“不想做就别做了”。每次听到同学这样说,小黄心里都有些难过,“本来是想让同学激励下自己,可是却换来一肚子的郁闷。”
“何止是高三,我觉得从高二文理分科完就慢慢有这种感觉了。”国光中学高三文科生小何也称,越临近高考,同学间互不信任的现象越明显,经常互相打听复习进度,还有同学老是觉得他在偷着学,“特别是遇到瓶颈的时候,有时郁闷地诉苦,人家还觉得我们假假的。”
□专家分析
校园也是小江湖
学会把竞争变为合作与共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飞虎老师认为,校园是一个小江湖,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尤其是进入高三,面临高考压力,不少学生都在“暗地里较劲”,有的人不适应,觉得同学关系变得微妙,缺少了以往的坦诚。
“高三同学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对此,石狮凤里中学黄齐庆校长认为,“当同学向对方取经时遭到婉拒或者借对方的参考书借不到时,别太在意,要以平常心待之,问不到解题方法可以转向找老师;找这个同学借不到,就找另外的同学借,不是每个同学都如此‘小心眼’的。”
安溪六中的黄耀卿校长则认为,有的学生担心在分享经验、传授知识时,被其他同学赶超,这其实是十分片面的想法。“学生在讨论一个题目时,往往不亚于做了三道题。”黄耀卿还举了个例子,他早前的一个谢姓学生,很有胸襟,只要同学来请教,谢同学便放下自己手头上的作业,想尽办法替同学解答,有时要讲四五遍同学才听懂,谢同学依然不厌其烦,最终谢同学在高考时超常发挥,考进了重点大学,“那个学生当时就说,其实他在给同学讲解的过程中,既熟练了解题思路和公式,又触类旁通地跟同学分享了各自的心得和另外的解题途径,可谓好处多多。所以并不一定只要竞争就会破坏友谊,有时这也能变为一种合作和共赢。”(本网记者 黄晓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