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教育 > 泉州校园资讯 > 正文

每个班级都有一个被孤立的人 孤立离你有多远?

2013-10-15 15:29 来源:闽南网 0

资料图片

  闽南网10月15日讯 “每个班都会有一个被孤立的人,你们对于这样的人有何看法?”近日,在泉州一中学贴吧里,赫然出现了这么一条帖子,当楼主发布该消息后,短短数天就引来44位学生,并就此展开热烈的话题讨论。有12位学生觉得:“其实挺同情他们的,有点为他们难过。”不过,超过25位学生表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要看个人的人品如何,如果因人品问题被孤立,那就不能怪别人,只能试着去改变自己。”

  就此话题,记者走访了泉州通政小学、泉州立成小学、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泉州一中、泉州三中、泉州十中和泉州医高专等多所高校和中小学校园后发现,确实如楼主所说,每个班上甚至有不少校内宿舍,都有一些或因太骄傲,或因太自卑,或因太臭美,或因太邋遢等各种因素,成为被老师或者被同学孤立的人。

●调查

100名大中小学生 66人自认被“孤立”

  上周,记者在泉州市泉州通政小学、泉州立成小学、泉州一中、泉州三中等7所大中小学随机调查了100名学生,66名学生自认曾经或正在遭受不同形式的“孤立”。

  就读泉州医高专护理专业的大一学生盈娜曾深有体会。她曾在高二转学,因为性格内向,转学后的她很难进入班上同学的“小圈子”。有一回,舍友新买的苹果手机在宿舍不翼而飞,独来独往的她成了舍友的怀疑对象,百口莫辩的她被舍友慢慢疏远。这种刻意的疏远和隔离也扩散到了整个班级的同学,盈娜用“水深火热”来形容自己的最后两年高中生涯。

  南安国光中学2013届高考落榜生黄明星也是一个被“孤立”的学生。因为成绩不是很好,再加上性格好动,黄明星一直是老师重点“监控”的对象,身高一米八的他还被安排在教室第一排坐,稍有动作就被老师盯上。有时成绩略微考得好点,科任老师会这样“表扬”他,“如果这次考试你不是偷看的话,那成绩还是可以的”,班上同学也常以此开玩笑,这让自尊心较强的黄明星难以接受。

  成绩不好经常被老师批评而被全班同学视为“公敌”;卫生习惯不好被班上同学疏远;家庭经济困难、性格孤僻加上自卑感作祟自愿“离群索居”……在记者调查中,几乎每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孤立”。

●心声

孤立无援上学成为一件痛苦的事

  对这些正被孤立或曾经被孤立的学生来说,上学,无异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每次听到老师嘲笑我的话,我就提不起劲来学习,希望早点离开这里。”国光中学的黄明星说,被孤立久了,他变得讨厌看到老师,也越发厌学。今年高考落榜后,黄明星干脆跟着父亲到江西学做生意了,“如果我所在的班级不是这样的,可能我会更愿意用功学习”。

  南安国光中学初二女生艳艳(化名)说,因为自己在班上的号数是38号,加之长得比较不讨喜,为此经常被班上男生取绰号嘲笑为“三八”,也变得“很不喜欢和同学交流,每回在教室都是头低低的”。有一回,她买了一个花簪,恰好和班花用的一样,戴到班上被同学取笑为“跟杨二车娜姆一样,丑人多作怪”。从此以后,她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几乎成了班里的隐形人。

  在孩子在校被“孤立”的同时,做家长也很心痛。一名刘姓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心心(化名)在小学一年级时就被“孤立”过。每次老师一发试卷,班里几名优秀学生就将心心的试卷揉得皱巴巴的。第一次跟老师反映后,这几名优秀学生就怂恿班上学生集体不理睬心心。继续跟老师反映,老师却认为优秀学生不可能做出那些事情。不得已,在二年级的时候,家长给心心办理了转学,“我们除了安抚孩子受伤的心,让他们以平常心对待,还敢跟老师怎么去理论?碰到这样的事,只能说运气不好”。

●分析

三类孩子最容易被“孤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泉州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副站长、泉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陈秋玲老师介绍,在学校中,有三类学生容易被“孤立”:一是性格在某一方面有缺陷的孩子,比如过于内向、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经常批评或常给老师打同学“小报告”的孩子;二是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外貌不好看及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三是学习特别好或家庭条件特别优越的孩子,他们很可能由于过于强势,或言行上的不当而引来同学的嫉妒、敌意与抵制。

  “绝大多数老师不会故意当众训斥、恶意孤立所谓‘差生’。”而对于学生所反映的遭遇老师的“孤立”,永春桃城中心小学洪倩倩老师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学生对老师反复强调的事情不在意、明知故犯,引发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想用更严厉的态度让孩子知道错误,结果反而在无意中给别的孩子错误的导向造成的。

  一所公办初中学校任教的洪老师也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当前初中学校普遍都是大班额,而一个老师的精力最多只能关注到30多个学生,在升学压力之下,老师必然更关注学习好的学生,而差点儿的学生只能被忽略。“加上老师每天要应对大大小小的各种状况,就有可能情绪急躁,有时难免忽视了教育的方式方法。”

●建议多给孩子创造交往机会 帮孩子重新融入集体

  “作为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陈秋玲老师说,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孩子不被同伴接纳,甚至被同伴嘲笑,很容易造成心理上深层次的伤害。

  一旦发现孩子被“孤立”,家长应俯下身子来倾听孩子的苦恼,全方位地了解孩子被“孤立”的原因。如果是自身的因素,家长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一起找寻方式方法,帮孩子重新融入集体并深交几个知心朋友。家长不妨带孩子多去同学家串串门,周末相约郊游等,给孩子多创造一些与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当然,也可以与老师沟通,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只有了解了情况,家长才能够帮助孩子完成这次心灵的修炼,健康面对今后的人生。如果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可考虑给孩子更换一个学习的环境。(本网记者 黄晓燕)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大一新生心中象牙塔倒塌 发帖诉苦称想回高中
下一条:泉州幼儿园男女同厕女宝憋尿回家 多数家长建议分厕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