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教育 > 泉州教育资讯 > 正文

海都小记者倾听泉州的声音 听名家讲文化泉州

2015-04-28 10:12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4月28日讯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海上丝路从这里铺向世界,金门酒醇,永春甘甜,德化瓷美,安溪茶香,八百里海岸线,满张着希望的风帆……”上周二,在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悠扬动人的《蓝蓝泉州湾》悠然响起,歌曲的作词人、泉州文化名人陈日升以音乐为媒,带着100多名小记者一起认识文化泉州。(海都记者 刘燕婷)

张娟 制图

张娟 制图

 

  走进文化泉州

  丰泽二实小五年三班 蔡天敏 指导老师:张碧梅

  泉州是一个文化古城,是一座耐人寻味的城市。今天陈日升老先生带我们真正地了解这座城市,感受到这座古城特有的文化底蕴。

  《蓝蓝泉州湾》悠扬的曲调响起,我细细品味。仿佛体会到了这古城经过历史洗礼所留下的沧桑。当我还在其中不能自拔时,一个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响起。老先生开始讲了,当讲到泉州有着中国的5个英杰时,我感触颇深。泉州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林则徐、李贽、俞大猷、郑成功、严复……郑成功想必大家皆有耳闻。那大坪山上威风凛凛的雕像,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虎门销烟这事迹大家也一定听过,在中国饱受外国人欺负时,这位英雄勇敢地挺身而出。泉州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像闽南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被誉为古汉语活化石,它是我们泉州人真正的母语。

  时间从指缝中流过,短短的几十分钟过去了,老先生的演讲也结束了。我还要更加了解泉州,真正走进泉州!

  令我感悟至深的讲座

  丰泽二实小五年三班 仇臻

  “蓝蓝泉州湾……”当这熟悉的歌词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响起时,陈爷爷绘声绘色的《认识泉州文化》讲座拉开了序幕。

  大坪山上的郑成功雕像、清源山上的老君岩、开元寺中的东西塔等景点历历在目,李贽、俞大猷等历史人物令我赞叹不已。

  泉州在西安、洛阳、苏州……这些城市中出类拔萃,戴上了“东亚文化之都”的桂冠,因为泉州是历史文化之都,木偶戏、南音、高甲戏等戏曲的韵味让游客陶醉其中。

  听了讲座,我更了解了家乡文化,泉州令人无比敬仰的文人让我们引以为豪。

  听了讲座,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化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多彩的泉州文化

  丰泽二实小五年(3)班 郑思敏 指导老师:张碧梅

  伴随着《蓝蓝泉州湾》动听的旋律,下午陈日升爷爷《认识泉州文化》的讲座开始,而这场讲座也让我更了解自己的家乡——泉州。

  说起泉州,除了那艳丽的刺桐花外,便是那富有闽南特色的南音。当然,木偶戏、高甲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逊色。

  如果来泉州旅游,更是不能错过清源山的老君岩,开元寺的东西塔,红树林前的洛阳桥……这些风景名胜定会让你赞不绝口!

  泉州有着1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830万的人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真是专家们说的“出类拔萃,当之无愧”。

  在多彩的泉州文化的熏陶下,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小记者们聚精会神地倾听陈日升老师的演讲

小记者们聚精会神地倾听陈日升老师的演讲

  □精彩片段

  丰泽二实小五年四班 张馨心

  我爱泉州,更爱它的美景和历史文化。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拥有这美景和悠久浓厚的文化气息,便是我最爱的泉州湾!

  丰泽二实小五年一班 陈梓博

  泉州原来这么美,听完这堂课,我感慨万千,蓝蓝泉州湾,让我们一起倾听,泉州的声音吧!

  丰泽二实小三年二班 郑逸

  泉州有传承千年的南音,有“中华一绝”——提线木偶。泉州的土地占全国的1/1000,人口是全国的1/200,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100,文物保护单位占1/50……难怪人们说:“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海都甲第书院本周六继续开讲 带你走进弘一法师的艺术世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