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德化 > 德化新闻 > 正文

德化86岁阿婆有手绝活 斗笠编得顶呱呱[组图]

2015-05-06 11:53 来源:海峡导报 0

86岁阿婆有手绝活 斗笠编得顶呱呱

削竹篾时手嘴并用

  在闽南乡村,斗笠俗称“夏笠”,是农家人必备的遮阳遮雨用具。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86岁的章发阿婆,61年来练就编斗笠的好功夫,如今她还在坚持。“别看斗笠外形简单,编制过程却十分讲究。”昨天,章发阿婆一边编着斗笠,一边介绍,砍竹、剖篾、编织、成形……十几道工序可都不能马虎。

  瞧,章发阿婆左手拿竹片,右手拿刀,起刀削竹篾,又张开已掉光牙的嘴,用双唇夹住竹片的另一半,协助削开竹篾。神了,每条小竹片长约60厘米,宽约0.5厘米,厚不足一毫米。这样又薄又细的竹片,一个斗笠要用近百条。

  准备好材料后,就开始编斗笠了。只见章发阿婆长了厚茧的双手,灵活地上下飞舞着,没一会儿,一小圈花样儿就出来了,算是起了个笠胎头。接着,搬出一张木凳,放上一个用木板做的笠胎模型,把刚成形的笠胎头放在上面套好,继续一圈一圈地编织。按照这样的工序,一整天,章发阿婆能编出四五个斗笠。感悟编斗笠练脑筋

  “老人耳不聋、眼不花、手不抖,一点差错也没有,这都是平时练出来的。”邻居林阿姨称赞说,平时她们在家闲着,就过来帮忙,现在也喜欢上了这门手艺,大家一起编斗笠,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我觉得整天闲得慌,编织斗笠可以动手动脑,对身体有好处。”章发阿婆的子女都到德化城关、泉州、石狮等地谋生,几次想接阿婆去安享晚年,她却独钟编斗笠这活儿,乐此不疲。

  据介绍,章发阿婆每天清晨就到后山坡上伐竹取材。砍竹、裁段、剖篾,繁琐的准备工作就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

  和斗笠打交道61年,章发阿婆可以说是见证了斗笠从兴盛到衰退。有时她也惋惜:“编斗笠这手艺,如果没有年轻人来学,迟早会绝迹,以后要买斗笠都难了。”(记者 郭冰德 通讯员 李宏图 陈志明 文/图)

笠胎已具雏形

起笠胎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德化一醉汉半夜进错家门 民警奔波10公里帮送回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