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德化网 > 德化新闻 > 正文

许氏瓷塑第6代传人许瑞峰 玩泥巴的思变与依恋

2014-12-16 16:19 来源:闽南网 0

作品:自在观音

作品:自在观音


【思变】

  技艺是一种磨炼,多的是彻夜的不眠,和苦苦守候的耐心

  祖上世代业瓷,许瑞峰自小就受传统陶瓷文化的熏陶,这种熏陶是来自于他所成长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幼时做父亲的小帮手,到少年时期至陶瓷学校的系统学习,再到自己成立工作室,并成为工艺美术大师,对传统艺术的追寻和叩问是他一直坚持的方向。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仅满足于对传统瓷塑技艺的娴熟运用,已过不惑之年的许瑞峰,依旧孜孜不倦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新的突破口。

  他曾潜心研究配方与烧成技术的改革,为了掌握结晶釉料的配制,他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一次次的烧制,一次次的失败,却始终不曾放弃。2001年,他研制成功高温红釉瓷“中华红”、窑变多彩结晶釉“宝石釉”,填补了德化瓷千百年来以白为特色的状况。

  他不满足于瓷器煅烧仅有空心瓷,思忖着如何烧出实心瓷。技术的创新自是艰难,实心堆塑的创作则更是需要耐心,雕好坯体后,还需等它自然风干,而这一过程一等就是三四个月,此后还需反复烧制十多次,用许瑞峰自己的话说,“这样的工作,没有十足的耐心是无法完成的”。

  面对浩如烟海的瓷艺,在传统与当代的关系问题上,许瑞峰有他自己的理解和坚守。“这是一种思变与依恋的情怀,对传统的依恋,对当代的思变。”许瑞峰觉得,德化特殊的瓷土造就了白瓷,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这是德化陶瓷鲜明的印记,德化当代的陶瓷如果失去这些传统就没有了生命力。

  正是这样的勤奋与探知成就了他自己,就像他经常说的“用作品说话”:他的珍品数不胜数,其中《云龙观音》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春风报喜》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

  问起对自己的定位和未来的期待,正值创作黄金年龄的他说,“以后的作品数量不会多,对现状的思考、对个人情感的描述将会更多地呈现在作品里”。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红粬酿制米酒步骤 冬日款待宾客亲朋佳饮[组图]
下一条:制秤老行当日薄西山 制秤将成为老一辈人的记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