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深化创建筑平安 群众安全感排名福建省第一
驻岗警务—家门口的派出所
夯实基层 打造平安乡村
“现在农村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老人们靠养些家禽贴补家用,它们可是我们的命根子。”大铭乡琼英村赖大伯告诉我们,自从派出所民警给自家免费装上家禽报警器后,鸡鸭再也没有丢失过。
几只家禽对收入好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农村里的老人意义就大不一样了,如果家禽被偷,对治安又怎么会满意呢?近年来,农村鸡鸭走俏市场,一些不法分子把黑手伸向农家鸡圈,大量家禽被盗,德化县于2007年开始持续推出免费为农村群众安装家禽报警器,此类案件得到大幅度下降。
针对农村乡镇地域广阔,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打工,常住人口大多数是老人的实际,德化县加强农村治安防范力度,深入开展刑事“零发案”、“平安边界”、“治安防范”等“三大活动”,有效维护农村社会安定稳定。近年来,德化县的刑事“零发案”乡镇和“零发案”村分别保持在40%左右和80%以上。
创新治理 打造平安社会
不仅致力于打造平安城区与乡村,面对事无巨细的民事纠纷,德化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模式,提升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稳定、居民安全感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层层推进的调解制度。近年来,德化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调处机制,主动作为,逐步形成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全县共成立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18个、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208个,建立基层调解委员会225个,村(社区)综治协管员208人,村(社区)治保会208个。近年来,德化县矛盾纠纷调处率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四无”村(社区)均保持在90%以上。
让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或者主任助理,是德化县公安局夯实社区警务工作的创新举措。目前,该局共有“村官”民警14名,在开展进村入户走访活动的同时,重点走访贫困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孤残人员和帮教对象,及时、准确收集民意,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矛盾信息早掌握、纠纷问题早调处、突出问题早解决、重大问题早上报”。
在走访中发现,在当地居民看来,德化之所以能够荣膺安全感第一的县城,除了得益于党委、政府切切实实的整治工作,本地淳朴的民风亦是其中的原因。
德化的由来便有“以德化民”之意,北宋时期首任县官刘文敏曾撰联“德风吹草绿,化雨润花红”佐其意。单是这两年发生在德化的“最美妹妹”毛碧华的无私奉献、“托举哥”的义举、憨鼠爱心小分队的爱心走访等好人好事,都足以说明,德化这座小县城,有大爱。(陈志明 蔡成智 张徐泙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