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商船“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稀世德化窑大盘
2014-05-30 10:17 来源:东南早报
1
泉州或为始发港 船上可能有外国人
李国清说,从目前的发掘情况来看,泉州很可能是“南海一号”的始发港。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持同样的观点。孙键在接受采访时称,“南海一号”可能是从泉州驶出,当时泉州有大量的阿拉伯人,船上很可能有外国人。
目前可以肯定“南海一号”是福建商船,船上所载为民用瓷器,主要产地是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其中德化窑瓷器主要是现在的德化三班、盖德一带生产的。
泉州考古界认为,这些文物为德化瓷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商品再添佐证,此前探查时发现有部分瓷壶、盖碗花纹有异域风情,专家推测可能是外国人“来样定做”。
■相关链接
“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是南宋中期的木质古沉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所载文物最多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22日整体打捞出水。船宽9.6米-10.6米,长约22米,在宋代算是中等规模的大船。
中国海域水下不断发现泉州窑口生产的瓷器。1999年南海打捞出水的清代商船“泰兴号”,船上仅德化产的青花瓷就有35万件;2010年平潭水下考古,发现了明清时期的德化窑瓷器和安溪窑青花瓷器。(记者 张素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