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德化网 > 德化新闻 > 正文

德化岱仙瀑布千年谜团 福大教授今破解

2013-03-27 11:18 来源:东南快报 0

溪水下落与岩壁、空气摩擦产生静电阻碍豆浆沉淀

  据介绍,当时邱教授先是以“豆腐坂”为起点,往上500米和往下500米各取了一份水样,然后用随身携带的豆浆粉搅拌后再加入相同剂量的石膏,结果发现,两份水样中的豆浆沉淀确实存在差异,这也验证了“豆腐坂”上游的溪水确实难做出豆腐。

  随即,邱教授来到岱仙瀑布下,取同样的溪水做实验,发现用这里的溪水做豆腐,豆浆沉淀量更低。这就说明,从岱仙瀑布开始,越往下的溪水就越容易做出豆腐。

  实验证明问题是出在溪水上,那么,究竟是溪水中的什么成分阻止了豆浆的沉淀呢?邱教授用仪器对瀑布下的溪水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瀑布下的溪水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是普通溪水的两倍。

  谜底终于找到了!

  “通俗地说,瀑布下的溪水带有静电,阻碍了豆浆的沉淀。”邱教授说,负氧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氧离子,也叫负离子。

  原来,豆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微粒,而每一个微粒都包裹着正电荷,负电荷则在微粒的表面。当石膏被加入豆浆中后,会中和微粒内部和表面的正、负电荷,使得它们彼此凝结在一起,这就产生了豆腐。而岱仙瀑布下的溪水中富含的静电会阻止石膏的中和作用,豆浆也就难以凝结了。

  那么,为何岱仙瀑布下的溪水会富含静电呢?邱教授说,这是因为溪水从瀑布上往下落的过程中,与岩壁、空气摩擦,产生静电。

  当溪水流淌了一段距离之后,静电就会逐渐消失,到了“豆腐坂”这里后,静电消失殆尽,溪水也就和普通水一样了。

相关链接>>

  岱仙瀑布,位于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经过山势雄伟的飞仙山峰,分两股飞泻而下,东为岱仙瀑布,西为油漏瀑布。2003年经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精确测量,德化岱仙瀑布单级落差184.053米,名列“泉州十八景”,是福建省发现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记者 陈恭璋 通讯员 曾良贤)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德化6岁女孩患地中海贫血症 一直靠输血维持生命
下一条: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 一载有23吨石棉挂车爆胎起火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