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泉州 > 德化 > 德化新闻 > 正文

泉州德化:文明与生态共融 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闽南网   2025-08-15 15:40

  南埕镇地处戴云山东面与石牛山西侧之间,森林覆盖率达83.2%,流域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近年来,南埕镇立足生态优势,锚定乡村振兴目标,以文明之风润泽山水,以生态之美赋能发展,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文明旅游树新风

  “各位游客朋友,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全程穿戴好救生衣,漂流途中不要站立或离艇嬉戏,不往溪中丢弃杂物……”盛夏7月,石龙溪漂流迎来客流高峰,南埕镇组织志愿者们开展文明旅游宣传。

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宣传

  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升温,南埕镇把文明旅游建设作为提升服务品质的关键抓手,在石龙溪漂流、塔兜温泉等主要景区设立标准化志愿服务站点,配备文明劝导员,常态化开展“垃圾不落地”“文明游览”等主题宣传。通过发放文明旅游手册、设置温馨提示牌等方式,引导游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同时,创新推行“文明积分”制度,鼓励村民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全民共建文明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和游客满意度。

  生态保护见实效

  “以前河边堆着垃圾,现在水清得能看见鱼!”家住溪边的村民林大爷望着潺潺流水,笑得合不拢嘴。这番变化,源于南埕镇对生态保护的持续发力。

  近年来,南埕镇以河长制为抓手,投入4000多万元,开展流域治理,综合治理河道13公里,建设生态步道9.36公里,修复污水管网4公里,新建4处微型污水处理设施和2座生态公厕,让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提升至97%以上,流域断面Ⅰ~Ⅱ类水质比例持续保持100%。在山林保护上,完成造林绿化1531亩,改造松林800亩,推广林木良种种植,增强生态稳定性。组建由护林员、村民组成的“蓝田志愿服务队”,定期巡逻,及时制止乱砍滥伐、乱倒垃圾等行为。生态好了,不仅村民住着舒心,更引来了成群白鹭,成了景区里的“活招牌”。

  乡村旅游增魅力

  “白天漂流打水仗,晚上露营看星星,还能体验古法造纸,这趟来得值!”来自泉州的游客陈女士对南埕之旅赞不绝口。

  依托优良生态基底,南埕镇巧做“生态+”文章,让“好风光”变成“好钱景”。近年来,南埕镇投入180万元,实施“溪郊湾”生态提升工程,建成星空露营基地、叠水景观和互动式“溯溪浴场”,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整合石龙溪漂流、塔兜温泉、石笋尖等资源,打造“激情游、康养游、健身游”等3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此外,以“美丽庭院”创建带动精品民宿发展,活化利用古厝民居,打造古法造纸展示馆,并培育农优品牌,让葡萄、蜜柚、茶油等农产品通过旅游渠道畅销各地,不仅让游客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更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之路。

  如今的南埕镇,文明新风拂面,绿水青山常驻,文旅产业兴旺。未来,南埕镇将继续深化“文明+生态+旅游”融合模式,让游客在山水之间感受文明之美,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共享振兴成果,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南埕答卷”。(陈燕婷)

频道推荐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
  •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况顺航被查
  • 国际奥委会:关于黄思绵委员涉嫌腐败的指控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