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交会看德化陶瓷 “破圈” 之路:100 多家企业以创新为桨,驶向世界新航道
4月23日至27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二期盛大举行,我县组织100多家陶瓷企业参展,共244个展位,涵盖工艺瓷、日用瓷、环保低碳瓷等大量陶瓷精品亮相,借助“广交会”这一国际平台,通过新产品开发、新设计创新理念植入与品牌升级破解贸易壁垒,加速开拓多元化国际新市场,推动“德化瓷”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推出新产品
吸引不少客商前来洽谈
展区内,德化陶瓷企业以西洋工艺瓷、高端日用瓷、环保低碳瓷为核心,推出创新新产品,吸引多国采购商驻足洽谈。宏盛集团推出的宠物碗系列产品与嘉顺艺品公司推出的耐热煲系列产品,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及中东客商的关注焦点。
信良陶瓷公司以一种全新“多材质+陶瓷”的理念创新开发“陶瓷+塑胶+装饰灯”新产品。信良陶瓷公司总经理林良壁说,在当前的外贸形势下,公司通过加强设计创新,融入文化及概念,严格把控产品工艺流程,推出了《兔子树》《鸡蛋花篮》《可可杯》等产品,受到欧洲市场的青睐。
面对国际市场波动,德化陶瓷企业以“技术+环保”双轮驱动破局。昱晟陶瓷公司通过PLA环保材料,运用3D打印技术生产欧线季节性及家居摆件新产品。“截至4月24日,已达成意向订单200多万元。”昱晟陶瓷公司业务经理梁建树说。
顺美集团跟以往一样,带来了节日性的产品,还有一些日用的产品。“今年广交会的整体效果还不错,特别是欧洲的客人还是有来了一定的数量。”顺美集团工作人员甘芸萱说,他们积极与美国客人沟通,随时等待下一步的政策跟举措;同时,也积极拓展跟“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希望通过开发一些比较受欢迎的产品,跟他们达成进一步合作。
高关税壁垒
陶瓷出口企业如何应对
“广交会是企业链接全球的‘金钥匙’。”德化县工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县委、县政府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推动产线数控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数字化设计、绿色化生产提升竞争力,并借助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模式拓宽渠道。
“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关系,我们这次广交会带来了偏向欧洲的一些产品,主要以铁件、氧化镁、树脂、陶瓷,多材质的结合来破局。”心友工贸总经理曾旺平说。嘉顺艺品公司则是针对日韩,开发半日用浴室类陶瓷产品及砂锅,销往日韩、中东及欧洲的一些国家,以此缓解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
此次广交会,华茂陶瓷针对欧洲春夏流行的市场趋势带来了设计更加突出的产品,通过更高标准的产品设计方向及要求,更精准地把握客户的采购心理。该公司通过着重开发欧洲和澳大利亚市场的客户,来规避掉美国加征关税的风险。
“因为我们今年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很多的订单被暂停,下一步我们希望多开发一些欧洲的客户,增加一些欧洲产品的开发,在设计方面多研究一些其他中亚或者是南美洲一些市场的产品的需求、客户的需求,根据他们的市场流行趋势,还有他们的民族特色,做一些开发和设计,以此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三峰陶瓷董事长郑永章如是说。
作为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出口基地,德化陶瓷年产值突破66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来,德化县通过“五个突出”(突出增强信心稳市场、突出平台打造占市场、突出转型升级抢市场、突出品牌打造赢市场、突出项目强链拓市场),破除贸易壁垒,立足“一带一路”、金砖、中东等国家开拓新兴市场。
(记者 郑智得 江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