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泉州 > 德化 > 城乡建设 > 正文

城郊强镇擎旗奋进 龙门跃步擘画新篇——龙门滩镇三力齐发激活共同富裕新引擎

瓷都德化   2025-11-18 11:25

  在德化城关东郊的广袤土地上,龙门滩镇正以昂扬姿态书写着“奋勇争先、建功瓷都”的时代答卷。作为城关东拓的“主力军”,该镇紧扣县委“五大重点”“十大工程”部署,以抽蓄项目攻坚为突破点,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支撑点,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发力点,三力齐发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致力打造绿色能源小镇,为千年瓷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征迁攻坚破难题 抽蓄建设启新程

  “没想到不到4个月就完成了全部81户的签约,这样的征迁速度让我们项目建设少了后顾之忧!”德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两洞”建设技术负责人常振东望着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由衷赞叹。作为德化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该电站的建设承载着区域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使命,而征迁工作则是项目落地的“第一道关卡”。

  项目2024年11月30日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后,龙门滩镇第一时间成立分指挥部,抽调58名镇村骨干组建四个征迁工作组,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为摸清底数,工作人员逐户走访登记,运用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等技术精准测绘,建立“一户一档”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房屋产权、人口结构等关键信息,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征迁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更是要让群众满意、让项目顺利。”龙门滩镇党委副书记、征迁工作一组组长陈文朗道出工作秘诀。该镇创新采用“乡镇干部+村两委+乡村能人+离退休干部”的攻坚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推送政策解读动画,“政策宣讲小分队”入户发放手册、现场答疑,让征迁政策家喻户晓。面对81户294人的征迁任务,工作组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用真心耐心赢得群众信任。

  “这个百年一遇的水利工程,我们都表示支持,也希望这个工程早日建成投产,也能给我们村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大溪村湖坂角落村民胡和平表示。在不到4个月时间里,全镇实现安置补偿协议签约率100%,累计完成项目用地征迁3038亩。针对与永春县湖洋镇的“插花地”历史纠纷,两镇建立跨域调度联席会议机制,妥善解决林权争议,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

  如今,电站先行用地工程顺利开工,进场道路乡道Y099、还建路等配套工程有序推进,龙门隧道成功贯通,这座“超级工程”正加速度推进绿色能源小镇的建设,未来将为瓷都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园区筑巢引凤来 工业强镇兴瓷都

  “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8个月,园区完善的配套和优质的服务让我们发展信心十足!”入驻古洋工业园的唐硕陶瓷负责人高翠华指着智能化生产线介绍。作为龙门滩镇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古洋工业园已建成33.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配套1400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职工公寓,吸引16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规上企业20家,常住人口超4500人。

  今年前三季度,龙门滩镇规上工业产值达7.29亿元,同比增长20.47%;工业固投16.53亿元,增长88.71%;工业技改完成14.98亿元,同比增长89.72%,两项指标均位列全县第一。这并非昙花一现,持续高速增长已是近年来的常态,龙门滩镇2023年、2024年已连续两年工业固投增速稳居全县首位,分别完成11.2亿元、14.58亿元,同比增长947.8%、28.51%。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该镇“园区集群+招商引才+数字转型”的三维发力。

  在苏洋工业园,总投资1.6亿元的固废综合处理资源化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727亩的新材料产业园加速落地。该镇创新“园区开发+村级入股+收益共享”模式,发动13个村(社区)入股300万元参与古洋工业园建设,让村集体和村民共享发展红利。“以前村里没什么产业,现在入股园区每年有分红,村民还能去企业上班,我们有信心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苏洋村党支部书记李建聪信心满满的说到。

  招商引资方面,该镇围绕陶瓷产业链绘制招商地图,实施“一把手”靶向招商,成功引进北京谛声科技等项目,2025年以来签约项目4个,意向投资总额26.5亿元。数字转型为产业赋能,唐硕陶瓷等企业建成5G智慧工厂,搭建智能制造指挥中心,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与能耗精准管控,产能翻番。目前,全镇陶瓷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机械、包装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链完整度提升至90%,“城郊工业强镇”格局日益凸显。

  “我们要让园区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让龙门滩成为瓷都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镇党委书记郑智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新材料、机械配套等领域开展“补链强链”招商,引导更多村(社区)参与园区运营,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文旅融合惠民生 幸福家园暖瓷都

  傍晚时分,龙门湖体育公园灯火通明,篮球场上健儿挥汗如雨,健身步道上市民悠然漫步,亲子游乐区传来阵阵欢笑。“以前想健身只能去县城,现在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场地,周末还能带着孩子露营、逛农产品展示中心,太方便了!”正在公园锻炼的硕儒村村民陈剑生满脸幸福。

  龙门湖体育公园规划面积11万平方米,依托“一湖双岛”生态资源,建成灯光篮球场、足球场、观景台等设施,筹办县首届“村BA”赛事,激活“共享体育+”文旅业态圈,成为城郊型“一站式”生态文旅综合体。这是龙门滩镇深化文旅融合、服务群众的生动缩影。

  该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农,建设龙门湖旅游服务中心,导入露营、民宿、轻食等慢生活消费场景,推出鱼跃龙门十大“村碗”,打造“跃动龙门·滩声里”特色文旅品牌。今年前三季度,全镇累计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500多万元。

  在发展文旅的同时,该镇深耕特色农业,推广种植果冻橙1000亩、百香果300亩、油茶林3700亩,筹建蓝莓基地100亩,林下种植茯苓、灵芝等900亩,生态蛋鸡养殖规模达7万羽。设立龙门湖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设计“礼遇龙门滩”伴手礼品牌,让地理标志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今年我们的果冻橙又丰收了,通过文旅渠道,现在不仅不愁卖,还能卖上好价钱!”绿行家庭农场负责人林明生笑着说。

  “下一步我们要升级湖心岛旅游服务中心,增设研学体验、亲子游乐功能区,开发文创产品,力争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旅游消费超千万元。”镇长陈炜介绍,将持续完善环湖步道标识系统与休闲驿站,让文旅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为瓷都增添幸福底色。

  征鼓催征马蹄疾,奋勇争先正当时。从抽蓄项目的攻坚突破到工业园区的蓬勃发展,从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到民生福祉的持续提升,龙门滩镇用实干担当书写奋进篇章,在“奋勇争先、建功瓷都”的征程上,这座城郊强镇正以更足干劲、更实举措向绿色能源小镇迈进,为千年瓷都高质量发展贡献龙门滩力量,生动描绘共同富裕的壮美画卷。

  (记者 许华森 通讯员 许永源

频道推荐
  • 全运会|田径综合:百米大战迎新王 “小孩
  • 全运会|张展硕成就“五金王” 汪顺收获全
  • 全运会|场地自行车赛收官 李思颖为香港队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