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安溪12家企业被列入“黄橙红黑”名单

闽南网   2020-04-08 15:53

  因擅自改变房屋主体结构等问题,安溪未来娱乐有限公司被列入安全生产领域“红名单”;因每年开展应急演练少于2次,安全教育培训档案、隐患排查治理档案不健全等问题,安溪佳和工艺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列入安全生产领域“黄名单”;存在未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等问题,3家企业被列入“橙名单”,接受联合惩戒。

  泉州安溪县在全国率先建立安全生产领域“黄、橙、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实行分级警示管理。

  无证非法违法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未严格落实施工安全协议;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后,仍然从事生产经营建设活动的……在生产过程中,这些逾越“安全红线”的行为屡屡出现,让人捏一把汗。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根据《安溪县安全生产领域“黄、橙、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安溪明确对39类安全生产失信行为纳入联合惩戒,推出21项惩戒措施,包括列入重点监管对象,限制取得政府性资金支持,限制取得土地、矿山等资源供应,限制参与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限制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限制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特许经营,提请县信用办、法院启动纳入失信惩戒程序等。

  “特别是纳入‘黑色’名单的企业,相关部门将重点监管,在融资授信、政府性资金支持、参与政府采购、参与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加以限制,切实形成‘带电、长牙’的刚性约束,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溪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李木成表示。

  动真格,抓典型。“黄橙红黑名单”管理制度主要是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主观上的重视程度,按照“黄、橙、红、黑”进行分类管理,经“黄、橙、红”警告后仍不整改的,纳入黑名单”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黄橙红黑名单”并非“终身制”。相关主体退出后,有关联合惩戒部门就会停止对其实施联合惩戒。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黄橙红黑名单管理制度综合采取行政、市场、经济等措施实施联合惩戒,督促企业及时落实整改,并根据整改情况对名单进行动态调整。

  “黄橙红黑名单”管理制度是警示,也是契机。“该制度并不是要把企业一棒子打死,而是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作出提醒、告诫,在企业严重违法违规被纳入‘黑名单’之前,及时为企业亮起‘警示灯’,督促其落实相关责任,避免‘小错’酿成‘大过’。”安溪县应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安全生产领域信用入脑入心。目前已有12家生产经营单位被列入“黄、橙、红、黑”第一批名单管理。安溪将加大典型失信企业曝光力度,强化警示教育和典型引领,培养安全生产领域“讲信用、查信用、用信用”的行为自觉。

  同时,鼓励社会公众监督和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诚信自律,凝聚安全诚信建设合力,减少企业主体诚信缺失现象,确实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细落实落到位,为安溪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通讯员  林清锻)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五一”高速免费通行 泉州高速交警发布安
  • “五一”小长假 泉州市区各大医院开诊信息
  • 安溪:从“忧居”到“优居” 幸福感“就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