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泉州 > 安溪 > 安溪人文 > 正文

深山寻虎踪 绘本润童心

安溪报   2025-07-18 10:49

  一个源自安溪深山的老虎故事,即将跨越国界,化作全球儿童手中的绘本。近日,在安溪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协助下,由国际知名插画艺术家、英国童书作家山姆·亚瑟(Sam Usher)领衔的《最后一只老虎》创作团队深入安溪县,开展一场融合本地文化与生态探寻的艺术采风之旅。这标志着安溪本土故事首次以国际绘本形式面向全球发行,成为中英文化交流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深入虎踪故地 激活尘封记忆

  安溪山林茂密,峰峦叠起,森林覆盖率长期名列全国前茅。良好的植被生态和兼跨北亚热带及南亚热带植物区的地理特性,自然成为了大型哺乳动物,特别是华南虎的理想繁衍栖息地。《最后一只老虎》中讲述的故事便取材于安溪县福田乡尾洋村村民陈书,于20世纪40年代曾被老虎所伤,并和他妹妹一起驱赶老虎的真实往事。

  “赋予故事鲜活的生命力,必须深入其源头。”山姆·亚瑟表示。采风团队深入福田乡,走访故事原型人物的后代及周边村民,倾听那些交织着人与自然共生智慧与惊险冲突的过往。他们更徒步攀爬故事中老虎的栖息地——云中山,在森林秘境与历史遗存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密码。

  参观文庙 林晨歌/摄

  “村民的讲述饱含情感,这些真实的声音是故事最动人的内核。”山姆·亚瑟强调,“我将通过插画中细腻的表情、动作和老虎的姿态,传递这份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引发读者共鸣。”

  据悉,《最后一只老虎》不仅将艺术呈现安溪独特的生态画卷,更深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传递安溪人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态的关切以及温暖的兄妹情谊,是一个植根中国乡土、蕴含普世价值的国际化故事。

  参观清水岩 林晨歌/摄

  采风期间,团队足迹遍布祥华乡福洋土楼、湖头李光地故居、安溪文庙、清水岩等文化地标,并亲身体验安溪传统采茶制茶技艺。安溪的古老村落、层叠茶园与质朴生活场景深深触动着创作者。山姆·亚瑟还首次尝试用中国传统毛笔作画,在墨韵流转间激发新的灵感火花。

  谈及如何将安溪元素融入其艺术风格,山姆·亚瑟充满期待:“红砖古厝、翠绿茶园……这些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肌理如同跳动的音符。我会用细腻笔触将它们巧妙融入画面,营造兼具地域特色与童趣幻想的视觉效果。”为更精准描绘故事的自然背景,团队还专程前往龙岩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积累华南虎栖息地的视觉素材与科学认知。

  跨界淬炼精品 艺术嫁接科学

  为确保故事的科学严谨性,项目特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际知名老虎研究专家罗述金担任科学顾问。罗述金深度参与创作研讨,从专业角度确保绘本中老虎的生态习性、行为特征及环境描绘的准确性。“这个源于历史的故事,映照着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变迁,其核心是对生态平衡的反思,”罗述金指出,“用绘本形式生动传递科学知识,对培养儿童生态保护意识尤为有效。”

  《最后一只老虎》将由英国后浪出版团队和中国浪花朵朵出版团队协同策划、编辑与设计。安溪是中英出版团队在上海举行“后浪全球插画奖”大师课活动后的第二站。今年5月,在县政协、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协助支持下,英国后浪出版公司发起的“后浪全球插画奖”在伦敦中国驻英大使馆正式启动,并发布《老虎,别怕》英文版绘本Tiger,Don't Worry!

  插画奖首届以“Time For Tea(茶之时)”为主题,旨在通过插画艺术挖掘安溪茶文化、生态与人文的全球表达,同时标志着中国地方文化IP借助绘本与艺术赛事迈向国际化的新尝试。

  “此前,在上海我们开展了后浪全球插画奖大师课活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创作者进行交流,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从彼此的经验和想法中汲取营养,让作品更加丰富和多元。”谈及此次国际化的合作模式,山姆·亚瑟坦言这为他的创作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此次国际创作团队的核心成员、英国后浪出版公司设计总监艾维尼・帕泰尔对于这个国际化绘本在市场上的表现充满信心。“这是一个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故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我们希望通过精心设计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这个作品,感受到它的魅力。”

  “《最后一只老虎》绘本的诞生,为世界了解安溪茶乡打开一扇生动的窗口。”安溪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闽南文化专家谢文哲评价道,“过去我们‘借船出海’,如今正借力国际出版平台,从儿童绘本这一充满感染力的角度扬帆远航。期待更多国际创作者由此发现安溪,进而读懂中国的乡村、生态与传统。”

  山姆·亚瑟:

  在茶香与古韵中寻找文化灵感

  本报讯 (记者章艺涵)“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采集视觉灵感,获得一些视觉启发。在安溪所体验到的茶文化,可以在未来公开创作的时候进行使用,给了我很多的创作灵感。”近日,国际知名获奖插画家、作家山姆·亚瑟深入安溪县采风,只为汲取创作作品《最后一只老虎》的源头活水。

  在云中山徒步期间,采风组一行探访一些被废弃的古厝。“这些古厝特别精美,特别是石刻、碑文等元素具有惊人的美感,让我印象深刻。这也将成为我未来创作的重要视觉素材。”山姆·亚瑟说。

  体验炒茶 陈和俐/摄

  值得一提的是,山姆·亚瑟完整地参与安溪铁观音的采茶、制茶过程。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人的饮茶日常。“我发现喝茶是安溪人的一种日常性的甚至带有一些仪式性的行为。这种茶水倾注时的仪式感令人动容,赋予创作真实的质感”。山姆·亚瑟告诉记者,他回到英国之后,也会向朋友们推介安溪铁观音,以及安溪独特的茶文化。

  对于山姆·亚瑟来说,茶叶不仅可品饮,更可入画。作为擅长水彩、水粉的艺术家,他萌生了将安溪铁观音茶汤本身作为天然颜料融入创作的奇思。“回去之后,我会尝试用茶叶作为一种颜料,来增强画面的丰富性。这是对绘画媒介一次创意性的探索。”山姆·亚瑟介绍,在安溪当地体验到的饮茶文化,能给故事的叙述和图画的呈现,增加一种真实性,对《最后一只老虎》的创作非常重要。

  山姆·亚瑟的安溪记忆,远不止于山水与茶香。采风期间,他深度体验了当地生活。面对丰富的安溪美食,他笑称“难以选出最爱”。“安溪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让人难以选择。同时,安溪人的热情好客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山姆·亚瑟表示,会将此次安溪之旅的感受和体验,融入作品中去,并向国际艺术界推介安溪铁观音茶文化。(记者 陈和俐)

  艾维尼·帕泰尔:

  安溪山水人文滋养设计灵感

  “安溪的山水、古建与美食,令人沉醉。”近日,英国后浪出版公司设计总监艾维尼·帕泰尔(Avni Patel)首次探访安溪,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独特的风味美食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表示,此行收获的灵感将深度融入其未来的设计创作。

  初抵安溪,艾维尼·帕泰尔即被安溪县丰富的自然生态所吸引。“这里的绿色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真的是太好啦!”艾维尼·帕泰尔告诉记者,更令她感动的是安溪人的热情好客,当地民众展现出的真诚欢迎让她深受触动。

  采风期间,采风组一行拜访《最后一只老虎》故事原型老人的后代。“通过此次探访,我们不仅了解到老人兄妹俩遇老虎的具体故事,还可以了解其生活空间,以及当时的和现在的种植环境、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从而助推作品更好地完成。”艾维尼·帕泰尔说。

  与此同时,采风组一行还参观祥华乡福洋土楼、安溪文庙、湖头镇李光地故居、蓬莱镇清水岩等地,深入了解体验安溪县的本土文化。作为此行重要一站,安溪清水岩给艾维尼·帕泰尔带来极大震撼。“清水岩不仅是中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更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瑰宝。”艾维尼·帕泰尔在参观时赞叹道。她对建筑中的图腾纹样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些图腾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义,让我大开眼界。希望未来有机会深入探究其文化内涵。”

  安溪的饮食文化成为艾维尼·帕泰尔此行的重要收获。“这是一次真正的美食之旅。”艾维尼·帕泰尔特别指出两点深刻体验:“一是品尝到很多本地种植的新鲜蔬菜,其丰富的种类和鲜翠的品质令人惊喜;二是尝试地道的安溪小火锅,堪称精彩的美食体验。”

  文化采风如何反哺设计?帕泰尔给出了明确答案。“作为创意工作者,深入体验不同文化是核心工作方式。安溪此行汲取的独特文化养分——无论是自然的灵动、建筑的智慧、图腾的深意,还是舌尖的感动——都将成为我设计DNA中新的灵感源泉。”(记者 章艺涵)

频道推荐
  • 长沙通报6月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
  • 国家电投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
  • 提前完成目标!“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