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水:全国科研创新茶事功勋人物

安溪报-安溪新闻网   2021-01-14 18:35

  祖籍安溪县参内镇的归侨李冬水,致力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在茶叶育苗、种植、加工等领域作出创造性的贡献,特别是总结并推广茶叶短穗扦插育苗法,成为新中国茶叶生产恢复和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获评全国科研创新茶事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

  总结推广短穗扦插技术

  李冬水,1925年生,因父亲早逝被参内镇祜水村李家收养。9岁跟随养父去马来西亚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年仅12岁的他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筹赈支援抗战。14岁随堂兄回国,他想要参军,因年小不能参军,就进入龙溪中学读书。1944年再报名参军,并参加培训,但培训尚未结束,日本就投降了。他即考入福建农学院,毕业后回安溪参加游击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李冬水在西坪区当区长,兼任区中队中队长。1951年初,李冬水当区长刚满一年,就奉调到省农业厅经济处任副科长,主抓全省茶叶技术推广工作。他上任后,就想怎样当好推广应用茶叶生产技术的参谋,把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质量、产值搞上去,让茶农过上富裕的生活。

  经过调查研究,李冬水得知全省各地的茶树,都是采用种子繁殖,产量上不去。他想起西坪是名茶铁观音的故乡,能否采取短枝条繁殖茶树呢?就于1952年来到西坪,调查总结繁殖茶树的经验。

  李冬水与茶农吃住在一起,探索无性繁殖茶苗发展茶叶生产的新思路。有一天,他在尧阳乡茶农王文章种植的丰产茶园,发现一丘丘扦插的茶苗,株株吐新芽,长得整整齐齐。王文章告诉他,是以优良茶叶品种,采用短穗扦插育苗法繁殖。他即与区领导商讨,到萍州乡建立一片茶叶短穗扦插育苗试点。

  李冬水在萍州乡蹲了一年多,与当地的干部、茶农一起,辛勤经营萍州、大坪两个乡的200多亩试点茶园,将多个优良茶叶品种进行短穗扦插繁育,并一举获得成功。经向农业厅领导汇报后,确定将茶叶短穗扦插育苗的技术经验,撰成书稿,编印全省各地推广。

  1952年10月,农业部在萍州乡召开无性繁殖茶苗(短穗扦插)现场会,来自全国茶区的100多名茶叶专家、学者出席,大家在参观之后深表赞赏。此后,这项经验就在全国茶区推广应用,并转接到印度、斯里兰卡、日本、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世界主要产茶国。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王文章、李冬水荣获大会颁发的“茶叶短穗扦插育苗”科技奖。

  全力推动茶叶丰产增收

  接着,李冬水又对茶树的生长和采摘进行探索研究。他发现有的茶农任茶树生长,茶树普遍超高,又存在采摘不合理,严重影响茶叶产量。而萍州乡茶农张荣杰的茶树,都控制在1米高左右,产量比别人高。经和县茶叶技术员杨浩相研究,李冬水制定一套科学修剪和合理采摘、培植“壮、宽、密、茂”丰产树冠的方案。

  经过采取因树制宜,实施轻、深、重修剪和个别台割的方案,实施定高、平面或略弧形的采摘法。在采摘期间,李冬水深入茶园现场指导,并在夜校讲课,严格按方案实施。一年之后,2000多亩的整片茶园茶树生长符合标准要求,茶叶产量大幅度增加,效益显著。

  为了在全省推广茶叶短穗扦插育苗的经验,1959年底,根据时任省委书记叶飞的指示,省农业厅拟于1960年元月8日,在萍州大队召开全省茶叶生产会议。因萍州未通公路,时任县委书记靳连才决定突击建设虎邱至萍州长28公里的公路。

  当年底,西坪公社成立公路建设指挥部,从全公社调来28000名强壮劳动力,自带粮食和工具,于1960年元旦全线动工兴建。在各级领导和全公社干部群众奋战7天7夜,完成公路建设。元月8日,与会的省领导和代表,通过新建公路抵达萍州参加会议。叶飞也在当年2月带领省市领导到萍州考察茶叶生产。

  李冬水致力茶叶技术的推广,有效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安溪县茶树大部分采用无性繁殖,茶叶生产迅速发展,全县现有茶园面积超60万亩,产量超6万吨,连续10年居全国产茶县首位。福建省的茶园面积、产量,也跃居全国首位。

  李冬水为发展茶叶生产贡献卓著,省茶叶协会赞扬他长期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做了大量工作,在茶叶育苗、种植、加工、茶叶机械等领域作出创造性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并推广茶叶短穗扦插育苗法,成为新中国茶叶恢复和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

  因工作成绩显著,李冬水先后当选为省直机关党代表、区人大代表,并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还获农牧渔业部颁发技术改进科技成果二等奖。省茶叶协会授予“终身奉献奖”,中国茶叶协会授予“奉献奖”。2010年,被《中华合作时报》社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评为“科研创新茶事功勋人物”,又在2015年获颁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陈克振)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