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改造工程齐推进
近日,漳州台商区龙江片区排洪渠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一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台商区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再提速。
此前,社头片区防洪排涝工程一期、社头排洪渠(厦一城花园段)、社头港提升改造工程(大唐印象河段)三大工程已先后完工投入使用,有效缓解核心片区排水行洪压力。如今新项目接力开工,与另外2个处于筹备阶段的防洪工程形成“多点发力”格局,共同为全区筑起坚实的防洪“屏障”。

在龙江片区排洪渠工程-龙屿港支河改造工程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手持工具配合挖掘机、运输车等大型设备紧张作业,部分河段的基础开挖已初见雏形,机器轰鸣声与施工人员的指挥声交织,一派火热建设景象。
“我们严格按照20年一遇防洪排涝标准推进,投入多台机械设备作业,加班加点赶工期,就是为了赶在明年汛期前完工,让工程早日发挥防洪排涝作用。”项目负责人郑赞誉指着忙碌的工地介绍。该项目总共分为5个标段,改建河道总长约3729米,工程起于纵五路西侧,从规划论证到全面建设到施工严格细致把控,全力打造靓丽如意湖畔。

“社头片区是台商区人口密集、产业集中的核心区域。受地理位置和地势影响,突降暴雨时,容易出现积水,影响群众出行和企业生产。”项目负责人杨良雄在采访中坦言。已完工的社头片区防洪排涝工程一期(翁角路)与社头排洪渠(厦一城花园段),正精准破解了这一痛点。
一期项目聚焦“通渠畅洪”核心目标,改扩建翁角路排洪渠、1号排洪渠2条渠道及1条排洪暗涵,总建设长度达3.107公里,同时配套新建6座箱涵与11座跌水设施,形成“主渠+配套”的排洪体系。“现在片区排洪能力提升60%以上,今年汛期几场大雨下来,以往积水严重的路段基本‘雨停路干’,群众反映问题逐步减少,满意度大大提升。”负责人杨良雄说。

同样已完工的社头港提升改造工程(大唐印象河段)改造工程,则走出了“防洪+生态”的特色路径。
“我们不仅要让洪水‘排得快’,更要让河道‘排得美’,给居民留一处休闲空间。”项目负责人林鸿泰介绍。该项目主要对社头港河道进行改造提升并附属建设其他配套工程,河段全长352米。除疏通扩宽河道、新建重力式埋石砼挡墙保障排洪能力外,还特别在河岸增设坡顶透水步道,搭配绿植打造休闲景观带,大大提升周边居民生活舒适度。
目前,龙口山防洪、恒苍片区防洪2个拟建项目已进入前期规划与筹备阶段,正在开展地质勘察、方案优化等工作。“这6个项目不是孤立的‘点’,而是覆盖全区主要易涝区域的‘防洪排涝网络’。”项目总负责人蔡志军表示,从城区核心区的渠道改扩建,到居住区的生态河道改造,再到新建片区的防洪设施配套,6项工程将从不同维度补齐区域防洪基础设施短板。随着项目逐步落地,不仅能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将为片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筑牢“水安全防线”,为台商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