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漳州 > 平和县 > 正文

初秋探访平和灵龙谷 社会贤达赋能激活乡村文旅新体验

闽南网   2025-08-28 22:24

  闽南网8月28日讯(通讯员 赖宏亮 卢国义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 文/图)初秋时节,天高云淡,微风和畅。位于平和县大溪镇的灵龙谷生态旅游度假区,迎来了一年中最富诗意的季节。背倚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面朝国家级地质公园灵通山,千亩油茶翠接远天,与层叠梯田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生机的田园画卷。这里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超20000个,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不仅是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天然氧吧,更成为乡村文旅与振兴实践深度融合的亮眼注脚。

贤达返乡注活力,青山蝶变换新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灵龙谷的美丽蜕变,正源于贤达陈原辉的深情回归与倾力投入。生于斯、长于斯,这位从大松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心怀桑梓,毅然返乡,投身生态旅游发展。他先后整合盘活千余亩闲置山地,累计投入约1.6亿元,将一片荒山打造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绿色农业、户外拓展、研学旅行与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自然人文景区。在陈原辉的示范引领下,大松村已有三十余人陆续返乡创业,他们正成为这片土地上传承接力、推动振兴的中坚力量。

  作为平和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泉州市平和商会荣誉会长,陈原辉屡获“优秀政协委员”“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荣誉,更入选2023年度福建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在他的务实经营与情怀引领下,灵龙谷不仅跃升为区域旅游金名片,更写就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农文旅深度融合,激发乡村发展新引擎

  灵龙谷景区以“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径”,成功构建出三产融合的典范模式。依托本地优越的自然生态与农业资源,景区将油茶产业、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机嫁接,形成了一条集观赏、体验、消费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游客既可漫步青山绿水间,沉浸自然之美,也可深入农耕场景,体验采摘制作,品尝地道药膳与“大溪三宝”,更可携一份山野好物,把原乡风味带回家。

  这种以旅强农、以文兴产的融合发展,不仅做旺了乡村旅游,更切实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或参与景区运营,或经营农家乐,或推广农副产品,共享发展红利。灵龙谷也由此获评“省级生态家庭农场”“省级扶贫联系点”“漳州市职工疗休养基地”“休闲农业示范点”等多项荣誉,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多元业态精准赋能,树立文旅体验新标杆

  为满足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灵龙谷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打造出覆盖多类客群的体验项目。无论是疗休养团建、企业会议、党建活动,还是研学教育、亲子旅行、自驾散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心仪之选。

  景区匠心推出“八大游乐”体验体系,并结合“非常6+1”特色美食——融汇“大溪三宝”、药膳三汤与灵龙谷运动鸡,倡导药食同源的健康理念。户外拓展设施让游客在山水之间激发潜能、磨炼意志;研学课程则让青少年于游玩中亲近自然、习得知识;而康养度假产品,更为都市人群提供了一处静谧身心、回归自然的休憩之所。通过这些精准而多元的业态布局,灵龙谷正持续提升品牌吸引力,逐步树立起乡村文旅品质升级的新标杆。

产业振兴引领未来,平和乡村绘新卷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核心。灵龙谷的崛起,是平和县大溪镇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和县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发展,深化农文旅融合,成效显著。一批批如灵龙谷一样的优质项目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以旅带农、以农促文、以文兴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展望未来,大溪镇将继续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提质扩容,培育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大溪、体验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而深厚的动能。

  初秋的灵龙谷,云舒霞卷,如诗如画。这里不仅是远离喧嚣、安顿心灵的旅游目的地,更是乡贤引领、产业融合、村民共富的振兴实践地。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上,灵龙谷持续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娓娓道来一个乡村焕新的故事。

频道推荐
  • 重大职务犯罪嫌疑人梁小菲被遣返回国
  • 2025年7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
  • 赖清德满意度31% 创新低!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