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三军仪仗队亮相红场 第10个出场(视频)

2015-05-09 15:45 来源:北京青年报 0


  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将正式亮相莫斯科红场,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中国方队的参阅,不仅展示了我国和平友好的国际形象,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纪念。

  中国方队人数最多,首次采用8×12长条队形,其他9个国外方队均为70人左右。

  此次代表中国赴俄罗斯参加阅兵的方队有何特点?他们是如何筛选出来的?为什么选择《喀秋莎》作为伴奏曲?为什么参阅方队中没有女仪仗队员的身影?新华社记者将为你逐一报道。

 5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红场阅兵方队在驻地进行训练。

每天训练10个半小时

还学习常用俄语

  据介绍,三军仪仗队于4月初接到上级任务,当月15日开始组建方队。本次方队属于新老搭配组合,其中年纪最小的仅18岁,年纪最大的34岁。队员们经历了层层筛选,随后便是艰苦的训练。

  据悉,参与阅兵训练的预备队员共有150多人,分为九个排面进行严格训练。第一排面队员平均身高为1.93米,第九排面平均身高为1.87米。队员们每天训练时间达10个半小时。此次抽调出表现最好的6个排面前往俄罗斯。

  排面长孔令配就是落选的一员。他遗憾地表示,因其所在排面训练整齐度稍有欠缺,而错失了这次机会。“筛选队员不仅看个人素质,方队行进作为一个集体项目,更需要整体上的整齐划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网络热传的预演视频上,中国方阵整齐划一、英武帅气的表现令网友惊呼“帅呆了”,但在光鲜的背后,队员们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据悉,队员们每天训练时间达10个半小时。单兵正步训练分6个科目:踢腿、摆臂、一步两动、快慢步、一步一动和连贯正步,还需训练握枪等。要求脚线、枪线、头线、帽线、手线、步幅线六线笔直。为了训练耐力,队员们在双腿绑上2斤重的沙袋负重训练。由于走路太多,队员们经常将鞋底磨穿,半个月就要重新钉一副鞋掌。

  在预演上,中国队员高唱《喀秋莎》引起全场合唱。据了解,这是仪仗队专门请来北大教授教队员们唱的,除了《喀秋莎》,队员们还学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及一些常用俄语,方便赴俄后与俄方人员进行简单交流。

  此外,仪仗队还邀请中华礼仪学院的老师对参阅队员们进行指导,学习外事礼仪知识、指导礼仪训练,包括面部精神面貌训练,如何彰显中国军人精气神等。“两眼居中、面部放松、嘴角上翘、满面春风”,这是队员们在训练过程中总结的小口诀。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俄罗斯阅兵现场各式武器齐亮相 坦克群曝光(视频)
下一条:俄罗斯红场阅兵空军表演压轴 中国仪仗队首秀引关注(视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