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人质劫持事件最新消息:劫持者称已安置3颗炸弹
《澳大利亚人》称,目前,谈判专家正在试图与咖啡馆内的枪手建立联系。目前,反恐警察以及全副武装的特警队已经包围了该区域并进行了疏散。附近的火车已经停驶,公共汽车改道,道路被封锁,数百人被拦在警戒线之外。
澳大利亚媒体称,警方在距离咖啡馆约200米处逮捕了一名男子,但目前尚不能确定他是否涉案。
澳大利亚内阁国家安全委员会已经召开会议,阿博特在会上对事件表示“严重关切”,同时称澳大利亚的安全机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能够以彻底和专业的方式进行响应。另外,美国驻悉尼领事馆向美国公民发出紧急消息,建议美国人“保持高度警惕”。
报道称,马丁广场是悉尼市最为繁忙的中央商业区。广场附近有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多家商业银行,同时靠近新南威尔士州的州议会。
另外,澳大利亚警方称,警方也同时派遣警力应对在悉尼歌剧院发生的一起“事件”。电视报道称,在发现一个可疑包裹后,悉尼歌剧院启动了疏散措施。
报道称,绑架事件发生前数小时,澳大利亚当局在悉尼西北部逮捕了一名涉嫌资助恐怖主义的男子。警方称,该男子涉嫌策划对澳大利亚本土的恐怖袭击以及资助澳大利亚人前往叙利亚,从事武装战斗。
专家:澳大利亚或成反恐替罪羊
【环球军事报道】当地时间15日上午,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中央商务区一家咖啡屋发生人质劫持事件。咖啡屋工作人员和部分顾客被劫持,手上被迫举着写有“伊斯兰标志”的旗帜。警方已重兵包围现场,暂不能确定该事件为恐怖袭击。悉尼歌剧院等多处人群已疏散。澳大利亚总理托尼.艾伯特发布声明,表达对此事件的深切关注和担忧。他已经与新州州长贝尔德通话,并表示联邦将为新州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和支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专家王宏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澳大利亚政府还没有定性这是一起恐怖主义劫持事件。但从事态发展来看,这可以定性为一起恐怖主义劫持事件。与刑事犯罪相比,恐怖主义劫持事件有意识形态上的基础,有特定的价值观念,还有恐怖分子惯用的手法,尤其在公共场所搞恐怖活动,让人产生“剧场效应”。还有,澳大利亚与东南亚国家很近,印尼等国有“伊斯兰祈祷团”和阿布沙耶夫等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不排除从东南亚“输入”。
王宏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西方国家打击“伊斯兰国”后,有这样一个倾向出现,恐怖组织现在都是高度网络化和“扁平化”,在遭到西方国家的纵深打击后,恐怖组织从“一团火”打成了“满天星”, 组织形态发生了变化,类似于“海星”分裂式发展,向其他地区流动,在其他地区招募、动员发展。
“恐怖分子为何选择澳大利亚?”王宏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是西方最大节日圣诞节快到了,恐怖组织选择这个时机,可以给西方世界带来极大恐慌,;二是澳大利亚在国际战略跟随美国,亦步亦趋,所以难免遭受恐怖组织的报复,再加上美国最近出台的酷刑报告激起伊斯兰国世界极端情绪的爆发,澳大利亚首当其冲成为“替罪羊”;第三,西方世界内部,受恐怖思想的影响与盅惑,不少恐怖组织不是“输入性”,而是本土“内生性”的,还与境外恐怖组织遥想呼应,搞系列恐怖事件。澳大利亚虽然远离西方大陆,也很难远离恐怖主义的巨大威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