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召见中国大使抗议中方巡航钓鱼岛
7日,日本东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年招待会上与日本企业界代表举行会晤。安倍晋三(左)与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右)交谈时,当众提裤子被媒体拍到,动作十分搞笑。
增军费建“航母”
军事上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认为,安倍拟修改防卫体制,一是对内要提振士气,第二要对外,特别是针对中国显示一下他的姿态。可以肯定,就是自民党政府上台以后,它要增加防卫预算,实际上就是主要针对钓鱼岛,增强日本的海空力量。
时隔11年首增军费
加强对领海防卫力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消息,安倍内阁7日召开了自民党国防会议,确认了将在2013年度预算中增加防卫预算,这将是日本时隔11年首次增加军费。
在7日的会议上,安倍内阁还决定将于今年年内修改现行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新大纲最大的不同是,安倍新政权谋求扩充自卫队人员编制、装备和预算。
据悉,在2013财年预算案中,防卫预算将时隔11年增加,为4兆7700亿日元,比去年增加1000亿日元左右。防卫预算增加部分将主要用于三项内容:加强日本整体对于领土领海领空的防卫力;应对朝鲜发射“人造卫星”等周边国家的突发事态,增强自卫队的应对能力;以及自然灾害发生时,自卫队的整体应对设施及行动力上。
此外还包括增加自卫队人数,有消息称,防卫省认为至少应增加18000人;以及包括加大空中预警机等军备设施在冲绳县所在的西南海域的投入。
准航母初现雏形
制衡中国潜艇部队
据日媒昨日报道,自2012年1月开工以来,日本官方首次公布了正在建造的“准航母”22DDH的照片。报道称,22DDH目前仍然在建造当中,飞行甲板已铺设了一半左右。据报道,22DDH满载排水量达2.7万吨,将装备3部“密集阵”防空武器,甲板和机库共可搭载14架舰载直升机。
据悉,22DDH入编以后,可将海上自卫队的反潜战斗力提升一倍,覆盖的海域也将增加数倍。日本《世界舰船》杂志认为,22DDH高灵敏度的声呐与直升机远距离作战能力相结合,在战时能阻止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邻国潜艇靠近日本水面舰队,为海上自卫队舰队廓清方圆300海里左右的水域。
有分析认为,22DDH成为攻击型航母的可能性最大,一旦中日双方发生主权纠纷,中国海军数量众多的潜艇部队作为能在战时冲出第一岛链的作战力量,就会面临日本强大反潜力量的制衡。
外交上
安倍访美碰壁转战东南亚
日媒称,诸多外交消息人士认为,安倍政府将重新提出对华包围圈具体化构想。去年12月28日即安倍就任首相后第3天,他与6个国家的首脑进行了电话会谈,其中5个国家的共同之处是都包围着中国。外交人士认为,安倍政府将透过与周边国家合作对中国施压,寻找与北京对话的突破点。
安倍言论遭美媒体狠批
日本媒体1月7日报道称,美国婉拒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本月底的访问,因为奥巴马太忙。奥巴马本月日程繁忙,包括21日新一届总统任期就职典礼和月底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因而难以确保为美日首脑会晤留有足够时间。这让安倍精心策划的首次外交亮相还没登台就成了外交失败。为凸显日美亲密关系,安倍一改上次执政首先出访中国的安排,没想到却遭遇冷脸。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河相周夫7日赴美,向美高官阐述安倍内阁的外交方针。
在安倍获得政权不久之后,就遭到了美国媒体的狠批。本月5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发表社论指出,安倍上台前后,陆续发表否定日本侵略战争历史的言论,极度右倾。日本首相刚刚上台,美国主流媒体就做出否定性的评价,这在战后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因此有媒体说安倍的小算盘大动作引起美国的不满。分析人士指出,安倍的强硬表态,引发了美国的忧虑。如果安倍不断走强硬路线,那么美国在亚洲的工作重心,特别是与盟友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面临倒退。此外,安倍不断的扩军行为,使得东亚地区局势再次紧张起来,美国自然不希望被日本绑在战车上。
不过安倍没有放弃“牵制中国”的努力,据日媒7日报道,因访美行程安排困难,安倍现在将上任后首访国家定位于越南、泰国、印尼,目前正在和这些国家商量日程,预计本周末出访。
麻生太郎
在缅“撒钱外交”
日本新华侨报网站7日刊登评论文章称,新年伊始,日本安倍新政权最引人注目的举动之一就是麻生太郎的缅甸之行,评论称麻生的缅甸之行系“撒钱外交”。文章分析认为,日本安倍政权之所以如此“青睐”缅甸,原因有三:首先,这是日本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其次,是日本推行“价值观外交”的需求;第三,是日本构建“对华包围圈”的努力。
外相首访为制衡中国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8日在记者会上正式宣布,将于9日开始对菲律宾、新加坡、文莱及澳大利亚进行访问。此次访问为期6天,这将是岸田文雄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共同社分析称,岸田此行意在制衡中国,将同各国外长就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进行协商。此外,预计将同澳大利亚就强化安全领域的合作以维护亚太地区稳定取得一致。根据菲外交部官员透露,日菲官员此次会晤除希望促进双边关系之外,也可能讨论各自与中国之间的领土争议。(环球时报 中新 法晚 央视 综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