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探测器开启人类首个“触日”之旅:会带来哪些新发现
太阳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对这颗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火球,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弄明白。
8月12日,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从佛罗里达州启程,踏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近距离“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那么,它如何接近太阳?有什么“防烤化”高招?又会带来哪些新发现呢?
最快最近首“触日”
首先从“帕克”自身谈起,这个探测器重约635千克,大小如同一辆小汽车。“帕克”使用当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火箭之一“德尔塔4”发射,所用发射能量是前往火星的55倍,比前往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也多出一倍。
上天后,“帕克”将越飞越快,打破人造物体的飞行速度纪录——在最接近太阳时,一小时就能飞70万千米。按这种速度,只要一分钟就能从华盛顿飞到北京。
按计划,“帕克”将于11月首次抵达近日点。美国航天局说,这时“帕克”距太阳只有36个太阳半径的距离,约2500万千米,其实已经成为史上最靠近太阳的航天器。
酷热高温都不怕
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而位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可达上百万摄氏度,“帕克”如何耐受得住太阳之火而不被烧化呢?
美国航天局说,尽管日冕温度高得惊人,但因为物质密度低,可导热粒子稀少,对航天器的影响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就好像手在热烤箱里能比在热水里坚持更长时间。按照他们的计算,“帕克”进入日冕后,面向太阳的那一面将仅被加热到约1400摄氏度,尽管这个温度也足以让铁熔化。
四大仪器解谜题
费尽心机探测太阳,并非只是满足“奔日”梦想,人们对太阳的了解还远不充分,比如,科学家尚不清楚太阳风中的粒子如何获得加速度。另外,日冕温度远高于太阳表面,这也是一个谜。
美国航天局说,“帕克”探测器将在日冕层展开近距离观测,希望能“革命性改变对太阳的认识”。同时,这项任务也将增进对其他恒星的认识,并有助更准确地预报重大空间天气事件,从而更好地保护人造卫星、宇航员以及地球上的电网和飞行器等。(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