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茨城县核辐射事故原因查明 受害5人已出院

中国新闻网   2017-06-14 18:47

­  中新网6月14日电 据日媒报道,有关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大洗研究开发中心”(茨城县大洗町)工作人员遭受过量核辐射的事故,该机构日前透露,破裂的塑料袋中除飞散的钚等放射性物质外,还混有成分不明的物质。

­  报道指出,可能是不明物质与放射线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充满了塑料袋。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正在对放入塑料袋的贮存容器进行检查,事故前开封的同种容器中仅有放射性物质,并未发生异常。

­  据称,该机构对不明物质仅记录为“其他物质”,管理疏漏可能是酿成事故的一个原因。

­  此外,该机构最迟今年1月就认识到与事故原因容器同种的塑料袋可能发生破裂。该机构此前称“未预料到塑料袋会发生破裂”,原子能规制厅将对此事与事故的相关性展开调查。

­  据该机构称,检查对象的金属容器共80个,仅存放钚和铀的31个容器开封时,容器和塑料袋未见异常。其余49个容器中,21个记录着除放射性物质外还封存了“其他”物质,此次事故发生在其中第一个开封时。检查作业已经中断。

­  另一方面,在该机构核燃料循环工学研究所(茨城县东海村),工作人员发现存放放射性物质的塑料袋发生膨胀。塑料袋中除钚和铀之外,还混有成分不明的物质。该机构今年1月向规制厅说明称,可能是放射性物质分解导致气体产生。

­  据了解,遭受辐射的5名工作人员13日从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千叶市)的医疗设施出院。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美国联邦法官就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
  • 两部门紧急预拨3000万元支持贵州做好地质灾
  •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台湾渔船向日方提出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