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文 新政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这是国务院运用法治手段,规范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更是从人事管理制度这一基本制度入手,迈出的深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一步。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新政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文)
热点新闻: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自然也大幅度增加,而政府因为人力财力的限制,无法完全满足公众对所有公共服务的需求,于是部分公共服务需由事业单位来提供。
为了加强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也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完善和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适应新时期和发展新阶段要求的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聘用合同、奖惩及争议处理等人事管理主要环节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会议强调,要运用法治手段,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规范管理制度,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促进提升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人事改革新政策评论
分析人士评论称,这一条例的出台,将大大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有助于形成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以及人事相符、权责一致的人员配置,这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而且也是社会和谐、团结合作的重要保证。
国家行政学院宋世明教授说,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即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织支撑,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力军,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能。(中国网财经中心闻育旻)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进人规定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 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 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试、考察;
(五)体检;
(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条 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
(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
(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评;
(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六)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交流。
推荐阅读:翻页继续阅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文:合同订立和解除规定、工资待遇规定